评审组:电子与通信技术组
项目名称: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车联网零信任关键技术
提名单位: 陕西省电子学会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并按照要求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本项目面向车联网发展中的核心安全需求,针对基于车路云架构的车联网安全所面临的车联网认证静态低效且无法抗量子攻击、车路云架构隐私易泄露且访问策略单一、分布式车联网异常行为检测和管控困难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系列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成功应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参照自然科学奖评定条件和评定标准,提名该项目参评陕西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姓名:朱笑岩
    排名:1
    行政职务:期刊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在重要科学发现1中的强安全通信方面提出了一种批量认证方案,在车联网系统中实现了条件隐私保护: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匿名批量认证方案,通过计算消息的哈希认证码来代替证书撤销列表检查过程;采用假名实现隐私保护,并使用基于身份的签名实现批量身份验证;使用哈希码避免耗时的证书撤销列表检查过程,确保在批量认证中可能丢失的消息的完整性。主要对应于“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中序号为1、2的代表论文。
  2. 姓名:王秋玲
    排名:2
    行政职务:所长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长安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长安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在重要科学发现3中深入研究多层融合网络技术在空地一体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创新构建智慧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多维融合模型,系统分析网络耦合特性与可靠性,通过优化博弈论中个体期望和更新意愿对合作行为的影响,量化用户行为与期望实现恶意用户的识别。主要对应于“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中序号为5的代表论文。
  3. 姓名:裴庆祺
    排名:3
    行政职务: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在重要科学发现3中提出了多网融合环境下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架构,解决了高动态环境下安全管控的关键难题。主要对应于“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中序号为6的代表专著。
  4. 姓名:张嘉伟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在重要科学发现2中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可信的数据安全共享方案,结合区块链与属性基加密技术,支持隐私保护和可表示的密文访问控制,并通过批量验证与智能合约实现高效数据完整性审计。在重要科学发现3中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高效可撤销和追踪的用户管控方案,基于多属性机构加密与白盒追踪技术,实现可追踪恶意用户的高效撤销机制,利用外包计算和在线/离线技术降低计算开销。主要对应于“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中序号为3的代表论文。
  5. 姓名:赵楠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在重要科学发现1中数据阶段将不同消息数据视为多视图输入,构建统一的认证特征表示。确保不同数据的表示空间尽可能正交,减少冗余信息。主要对应于“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中序号为4的代表论文。
  6. 姓名:杨颜博
    排名:6
    行政职务:系主任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在重要科学发现2和3中实现了车联网环境中分布式架构的研究和设计,在项目中独立完成了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分布式车联网环境搭建,为面向车路协同网络的交通数据访问控制奠定基础。主要对应于“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中序号为3的代表论文。
主要完成单位:
  1. 单位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聚焦车联网高安全通信需求和零信任关键技术,在学术研究与技术突破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具体如下: 1、针对车联网海量终端认证效率低、隐私与消息完整性难兼顾的问题,创新提出抗量子攻击的批量认证方案,通过消息哈希认证码替代传统证书撤销列表检查来提升认证安全性和效率; 2、面向车联网资源隐私保护和访问控制需求,利用区块链、假名机制和群签名技术,研发分布式隐私保护的可表示性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案结合外包计算和在线/离线技术降低终端计算开销; 3、基于白盒追踪技术和用户直接撤销机制,实现恶意用户身份追踪和即时用户撤销,精准识别恶意用户并对其进行分布式撤销,以实现车联网资源的前/后向安全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实施与组织,在以上三项成果中形成突破,为项目技术标准制定与应用落地提供核心学术支撑和充分保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单位名称:长安大学
    单位贡献: 长安大学在项目研究和实现过程中具体贡献如下: 1、重点开展智慧交通信息网络与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提出多层融合网络技术在空地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中的解决方案,还通过构建智能交通与信息网络多维度融合模型,系统揭示系统耦合特性与运行可靠性规律。 2、深入研究多层融合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优化博弈论中个体期望和更新意愿对合作行为的影响,量化用户行为与期望以实现恶意用户识别。 长安大学作为本项目核心参与单位,负责项目中车联网异常检测部分的设计和实现,相关一项成果已取得显著效益,为项目技术突破、理论完善与安全防护提供关键支撑。

  3. 单位名称:内蒙古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 内蒙古科技大学为本项目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1、为项目在重要科学发现中实现车联网环境分布式架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关键支撑; 2、在理论层面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分布式车联网环境搭建、面向基于车路一体化架构的车联网资源访问控制技术突破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有效助力项目攻克技术瓶颈。 内蒙古科技大学作为本项目合作完成单位,负责项目中车联网轻量化区块链平台的研究和搭建,相关一项成果为项目研究的顺利完成及核心成果落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