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审组: | 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组 | | 项目名称: | 视觉质量评估理论与方法 |
| 提名单位: | 中共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面向计算成像、画质调试及智慧摄影等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及产业重大需求,对视觉质量评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系列重要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揭示了人眼视觉通路的层次化特性在评估静态图像失真中的机理,形成了一种基于跨失真共享先验表征学习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解决了图像质量评价模型泛化难的问题;
(2)揭示了人脑视觉皮层的运动响应特性对动态视频质量评估的影响机理,形成了一种基于运动调谐特性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估方法,解决了视频中复杂时空失真耦合效应的建模难题;
(3)揭示了人类心理认知特性与视觉审美偏好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构建了性格特质引导的图像美学评估新框架,解决了由于审美主观性导致的用户美学偏好建模难的问题。
以上创新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引用,并已在相机画质自动调参、智能手机相册管理、视频用户体验质量监测等领域实现了落地应用,有效解决了人工调试耗时费力、照片管理与推荐智能化程度低、视频质量在线实时评估等行业难题,推动了视觉质量评估技术在智能影像产业的应用。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并按照要求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参照自然科学奖评定条件和评定标准,提名该项目参评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 - 姓名:李雷达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负责人,实际负责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的制订与组织实施;提出了基于跨失真共享知识表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基于运动响应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性格特质引导的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是代表性论文2、4的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1、3、5的通讯作者,代表性专著6的唯一作者;对研究成果中所列第1、2、3项发现均有创造性贡献。
- 姓名:祝汉城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参与人,参与提出基于共享知识表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和性格特质引导的图像美学评价模型,是代表性论文1、5的第一作者,是代表性论文2的通讯作者;对研究成果中所列第1、3项发现有创造性贡献。
- 姓名:陈鹏飞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参与人,参与提出基于运动响应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是代表性论文3的第一作者;对研究成果中所列第2项发现有创造性贡献。
- 姓名:周玉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参与人,参与提出基于共享知识表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是代表性论文4的通讯作者;对研究成果中所列第1项发现有创造性贡献。
- 姓名:丁贵广
排名:5 行政职务:副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参与人,参与提出性格特质引导的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是代表性论文2、5的合作者;对研究成果中所列第3项发现有创造性贡献。
|
| 主要完成单位: | - 单位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从项目立项、实施到技术路线研究都起主导作用,规划、设计和实施了本项目提出的基于共享知识表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基于运动响应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和性格特质引导的图像美学评价模型。是本项目中创新点1、2、3的创造性贡献者,是本项目代表性论文1、3的第一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中国矿业大学
单位贡献: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本项目的参与单位,主要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参与基于共享知识表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和性格特质引导的图像美学评价算法设计,并进行相关算法实验测试与分析,是本项目中创新点3的主要贡献者,是代表性论文2、4、5的第一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清华大学
单位贡献:清华大学作为本项目的参与单位,主要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参与性格特质引导的图像美学评价算法设计,并进行相关算法实验测试与分析,是本项目中创新点3的主要贡献者,是代表性论文2、5的合作完成单位。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