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审组: | 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组 | | 项目名称: | 光电传感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多模态智能检测研究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并按照要求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参照陕西省自然科学奖评定条件和评定标准。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 - 姓名:吕锐婵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在光学性能优化及调制理论研究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利用SPR效应提高稀土-金属的发光强度,并进行寿命调制。(2)利用天线效应,通过染料敏化稀土提高发光截面,提高发光效率。(3)采用启发式算法结合组合化学,获得最优稀土发光粉。
2. 在光电传感功能材料构建及制造工艺优化研究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开发稳定的光电功能材料制造工艺。(2)构建复合材料薄膜器件,提高荧光测温灵敏度。
3.在光电传感及故障检测软硬件研究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进行光电传感器部署,建立多模态数据库。(2)多模态融合智能算法,实现多光谱肺癌早诊及眼科疾病智能早筛。
4. 是代表论著1-6的一作/通讯作者。
- 姓名:王燕兴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 在光学性能优化及调制理论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1)参与了“SPR效应增强稀土-金属复合体系发光强度”的研究,并实现对发光寿命的调制;(2)参与了“染料敏化稀土材料”的研究,显著提高其发光截面及发光效率;(3)参与了“将启发式算法与组合化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筛选出最优的稀土发光粉材料。
2.在光电传感功能材料构建及制造工艺优化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构建复合材料薄膜器件,提高荧光测温灵敏度。
3.是代表性论著2-4、6的作者。
|
| 主要完成单位: | - 单位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本项目唯一完成单位,为研究的开展与突破提供了核心支撑,其贡献主要体现在:(1)打造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沃土。学校依托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为项目贯通“材料-器件-算法-系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开放的学术环境。机电工程学院的战略布局促进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融合,为项目创新性地将机器学习、组合化学应用于光性能优化及多物理场仿真提供了方法论指导。(2)提供高水平的平台与条件保障。学校及学院的微纳加工平台、测试中心及高性能计算中心,为异质异构光电材料的制备、表征与大规模模拟计算提供了关键支撑。这确保了项目在集成制造工艺探索和极端环境模拟仪器研发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保障了从理论到实验的完整研究链条。(3)培育产学研用贯通的转化生态。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成果转化。项目依托学校与国防、医疗单位的紧密合作,将光电传感技术与多模态智能算法(如文本-光谱-图像融合算法)成功应用于国防工业和医疗健康领域,实现了学术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