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组: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组
项目名称:航空航天装备灰色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专家意见:
  1. 姓名:周志成
    工作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技术职称:研究员
    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提名专家意见:项目组致力灰色系统理论研究40年。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持续攻关,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1)构建了新的灰色系统知识体系;(2)提出了系列原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3)构建了多种新型灰色预测模型;(4)提出了缓冲算子等原创概念和多种新的评价决策模型,突破了复杂装备发展不确定数据建模难题并为推动中国原创学说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商飞公司:保障了C919研制成功和完美首飞。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电子公司、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等应用,解决了小数据、贫信息背景下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多项重大装备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增长评价和预测问题,效益显著。8篇代表作CNKI他引5697次,SCI他引1593次,引用者遍布全国各省市区和港澳台,被数百个承担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组和我国所有双一流高校大量引用;海外引用者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自然科学奖提名条件,特提名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 姓名:陈晓红
    工作单位:湖南工商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提名专家意见:项目组针对国家航空航天装备发展重大需求,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持续攻关,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1)构建了新的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体系;(2)提出了系列原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3)构建了系列原创灰色预测模型;(4)提出了缓冲算子等原创概念和多种新型评价模型,突破了复杂装备发展不确定数据分析难题,为推动中国原创学说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的多种原创模型成为本领域经典,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篇代表作CNKI他引5697次,SCI他引1593次,引用者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保障了C919研制成功和完美首飞。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电子公司等应用,解决了贫信息背景下重大装备可靠性评价、预测难题,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自然科学奖题目条件,特提名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姓名:刘思峰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提出总体研究思路,把握项目研究方向,贡献了主要学术思想。 (2)对重要科学发现 1,构建了新的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体系;对重要科学发现 2,独立提出多种影响广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应用于解决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故障要因追溯;对重要科学发现 3,提出多种新型灰色预测模型;对重要科学发现 4,与唐伟合作提出一般不确定数的概念和全息可靠性增长模型等原创模型。 (3)是代表性论著1-5的第一作者和代表作6-8的责任作者。
  2. 姓名:唐伟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将灰色系统理论的原创模型和方法应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火箭发动机和载人航天器质量与可靠性研究,取得突出成效。 (2)对重要科学发现 3,与刘思峰教授合作提出灰色-AMSSA 可靠性增长模型;对重要科学发现 4,与刘思峰教授合作提出一般不确定数的概念和全息可靠性增长模型等原创模型。(3)是代表性论文 4 的第二作者。
  3. 姓名:陶良彦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对重要科学发现 1,与刘思峰教授合作构建了新的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框架。 (2)在基于里程碑事件的复杂装备协同研制进度规划模型研究,分层管控架构下复杂装备研制项目进度计划模型研究以及以特征函数为传递参数的 CF-GERT 及其矩阵法求解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是代表性论文5 的通讯作者。
  4. 姓名:刘连义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对重要科学发现3,与刘思峰教授合作提出一种优化的离散灰色幂模型。该模型基于幂累积数据构建灰色微分方程及其离散形式,并在离散模型中引入分数阶累加算子,能够用于描述灰色信息因子与时间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2)对重要科学发现 4,运用改进的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构建了航空航天装备故障诊断和可靠性增长评价、预测模型,解决了贫信息背景下复杂装备可靠性增长建模问题。 (3)是代表性论文 6的第一作者。
  5. 姓名:董文杰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对重要科学发现 4,与刘思峰教授合作研究了多部件系统的可靠性建模问题,深入分析了随机退化与广义累积冲击损伤影响,提出了广义可靠性模型,并研究了其求解问题。提出了考虑性能分布信息的多态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 (2)是代表性论文 7的第一作者。
  6. 姓名:杜俊良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对重要科学发现 4,引入三支灰类的概念描述决策对象和灰类之间的不确定聚类关系,与刘思峰教授合作提出基于三支决策的灰 色可能度聚类方法;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复杂装备协同研制主体冲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冲突消解与稳定控制策略。 (2)是代表性论文 8 的第一作者。
主要完成单位:
  1. 单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
    单位贡献:项目组针对航空航天重大装备灰色数据建模分析迫切需求,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持续攻关,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1)构建了新的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体系;(2)提出了系列原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3)构建了系列原创灰色预测模型;(4)提出了缓冲算子等原创概念和多种新型评价模型,突破了复杂装备发展不确定数据建模难题,并为推动中国原创学说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保障了C919研制成功和完美首飞。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电子公司、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等应用,解决了小数据、贫信息背景下重大装备质量控制与可靠性试验分析、可靠性增长评价和预测难题,共增收节支64122.2万元。 8篇代表作他引:CNKI 5697次,WoS 1593次。引用者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果被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灰色系统理论创始人邓聚龙、协同学创始人哈肯和怀进鹏、李晓红、单忠德等60多位中外院士高度评价。被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称赞。刘思峰教授2024年获Scholar GPS 全球Top 0.05% 终身顶级学者奖;2025年获Scholar GPS 近五年全球Top 0.05% 顶级学者奖。 本单位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及国家重大需求,为项目组提供了一流研究工作条件和充足的经费支持。

  2. 单位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位贡献:项目组致力灰色系统理论研究40年。针对航空航天重大装备灰色数据建模分析迫切需求,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持续攻关,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1)构建了新的灰色系统知识体系;(2)提出了系列原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3)构建了多种灰色预测模型;(4)提出了缓冲算子等原创概念和多种新型评价模型,突破了复杂装备发展不确定数据建模难题,为推动中国原创学说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商飞公司:大大提高了研制效率,保障了C919研制成功和完美首飞。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电子公司、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等应用于重大装备研制实践,解决了小数据、贫信息背景下重大装备质量控制与可靠性试验分析、可靠性增长评价和预测难题,共增收节支64122.2万元。 8篇代表作他引:CNKI 5697次,WoS 1593次。引用者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作1被我国所有双一流高校和数百个承担国家重要科技计划课题组大量引用,2017年被中国知网评为1949-2009年自然科学总论高被引图书第一名。负责人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国际学者计划资深Fellow,2017 年被评为居里夫人计划学者前10位“最有为科学家”。 本单位高度重视原创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校创新研究群体、高峰学科建设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为项目组提供了一流研究工作条件和充足的经费支持。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