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组:机械组
项目名称:融合结构特征的飞行器复材构件高性能固化成型理论与方法
提名单位: 陕西省航空学会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团队面向我国大中型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等飞行器复材构件高性能固化成型重大需求,针对固化成型工艺设计与复材构件结构特征相对割裂、成型质量低的关键问题,系统开展了融合结构特征的飞行器复材构件高性能固化成型理论与方法基础研究。揭示了固化过程的多场耦合非均匀时空演化规律与模具-构件的热失配摩擦剪切效应,创立了固化成型高精度分析理论模型;揭示了固化成型缺陷与复材构件结构特征的内在关联机制;建立了融合结构特征的固化成型工艺匹配设计理论方法。项目取得重大原创科学发现,形成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等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院士和知名研究机构的积极引用评价,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在理论成果基础上,研发出固化成型成套工艺设计软件和工装模具,攻克了国产大中型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复材构件的高性能固化成型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工程应用效果。 该项目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自然科学奖提名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姓名:许英杰
    排名:1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负责人,是第1、2、4、5篇代表性论著的通讯作者,第6篇代表性论著的主要作者,对发现点1、2、3做出了突出贡献: 1.建立了固化成型多场耦合分析理论模型。 2.揭示了结构特征与成型缺陷的关联机制,建立了融合结构特征的固化成型工艺匹配设计方法。 3.组织推进了大中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等重要装备复材构件高性能固化成型的工程应用。
  2. 姓名:张卫红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第1、2、4、5篇代表性论著的主要作者,第6篇代表性论著的第一作者,对发现点1、3做出了突出贡献: 1.揭示了固化成型的多场耦合非均匀时空演化规律。 2.提出了大厚度结构成型模具的热-力耦合拓扑优化理论方法。 3.开展了复材构件的高性能固化成型工程应用研究。
  3. 姓名:惠新育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第1、4篇代表性论著的第一作者,是第5篇代表性论著的主要作者,对发现点1、3做出了重要贡献: 1.参与构建了固化成型多场耦合分析理论模型。 2.建立了大厚度结构热-化耦合的固化加热工艺优化方法,完成了典型飞机复材构件固化成型工艺匹配设计。
  4. 姓名:王骏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第2篇代表性论著的第一作者,对发现点1做出了重要贡献: 1.参与构建了固化成型多场耦合分析理论模型。 2.完成了固化火箭发动机复材壳体高性能固化成型的工程应用。
  5. 姓名:刘维伟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第3篇代表性论著的主要作者,对发现点2、3做出了重要贡献: 1.研究了典型结构特征与孔隙分层、固化不均等缺陷的关联机制。 2.完成了多个航空发动机型号复材构件高性能固化成型的工程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1. 单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
    单位贡献:西北工业大学全面负责本项目研究工作,主要贡献包括揭示了固化过程的多场耦合非均匀时空演化规律与模具-构件的热失配摩擦剪切效应,创立了固化成型高精度分析理论模型;揭示了结构特征与固化成型缺陷的内在关联机制;构建了融合结构特征的固化成型工艺匹配设计理论方法,实现了主承力复材构件的高性能精确成型;研发了固化成型分析与工艺设计成套软件和系列工装模具,开展了多个飞行器重大型号复材构件的高性能固化成型应用。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