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组:材料科学组
项目名称:柔性二维纳米器件中构效耦合与光电机理的协同机制研究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的资助下,5篇代表性论文总引562次,他引523次,其中1篇代表性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该成果突破了无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柔性化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柔性衬底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解决了受限于传统金属-非金属间的肖特基接触、制约高品质光电器件应用的现实瓶颈问题。通过界面及结构的有效调控和优化设计,建立了结构优化设计准则,揭示了工艺-结构-性能的关联性;借助能带结构、态密度泛函及自由能等理论计算,探析了柔性复合结构的本征特性,设计并构筑了异质结及阐明其作用机理;通过原子注入增大异质结电子空穴对与载流子浓度,提高了纳米器件的电化学及光催化性能。该研究成果为新型纳米器件的设计与性能调控,以及纳米器件效率的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人在二维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科研成果显著,为所在单位及地方政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推荐材料齐全、规范,经完成单位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推荐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姓名:于琦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为本项目学术思想提出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确定总体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组织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并进行指导,负责与其他完成人协调、合作,对项目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主持完成项目任务来源5项,代表性论文1-5的通讯作者,专利1的第一发明人,专利2的主要参与者,对创新点1、2、3有贡献。
  2. 姓名:姜立运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为本项目的主要参与者,负责柔性二维纳米器件中构效耦合与光电机理的协同机制研究,参与了相关课题的实验与理论计算,代表性论文3的主要参与者,专利2的第一发明人,对创新点 1、3 有贡献。
  3. 姓名:任帅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为本项目的主要参与者,负责柔性二维纳米器件中构效耦合与光电机理的协同机制研究,代表性论文3、5的第一作者,专利2的主要参与者,对创新点1、2有贡献。
  4. 姓名:于小虎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为本项目的主要参与者,负责柔性二维纳米器件中构效耦合与光电机理的协同机制研究,代表性论文3的主要参与者,对创新点1、2有贡献。
  5. 姓名:容萍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为本项目的主要参与者,负责柔性二维纳米器件中构效耦合与光电机理的协同机制研究,代表性论文2的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3、5的主要参与者,对创新点1、2有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
  1. 单位名称:陕西理工大学
    单位贡献:作为项目的依托完成单位,主要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予以项目全面支持、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保障项目的良好运行。项目组所在二级学院也在人员、工作安排、研究条件、实验设备、分析检测、场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确保项目按规划顺利完成。依托单位瞄准柔性二维纳米器件中构效耦合与光电机理的协同机制研究,解决了柔性器件的设计与结构、界面效应、性能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为柔性器件的集成化设计和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确保项目按规划顺利完成。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