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组:材料科学组
项目名称:高性能钙钛矿光伏器件功能层设计及异质界面调控研究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并按照要求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该项目面向我国“双碳”战略目标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需求,围绕高性能钙钛矿光伏器件开展研究。针对钙钛矿光伏器件关键功能层设计及其异质界面调控等关键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氢键聚合物网络调控钙钛矿薄膜结晶及缺陷钝化策略,发展了高质量氧化物电荷传输层低温制备工艺,揭示了钙钛矿太阳电池异质界面调控机理,最终实现了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提升,多项器件指标达到同期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国际一流期刊上,受到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及研究机构的高度评价。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钙钛矿光伏器件性能、推动其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参照陕西省自然科学奖评定条件和评定标准,提名该项目参评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姓名:常晶晶
    排名:1
    行政职务:柔性电子研究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在重要科学发现1、2、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该项目的方案设计及技术实现,提出了氢键聚合物网络调控策略、氧化物传输层低温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电池异质界面调控策略等。代表性论文1、2、3、4、5的通讯作者。
  2. 姓名:林珍华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在重要科学发现2、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提出了氧化物传输层低温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电池异质界面调控策略等。代表性论文3、5的通讯作者。
  3. 姓名:郭兴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核心创新点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了聚合物调控钙钛矿薄膜及钙钛矿太阳电池异质界面调控等相关的器件制备及表征工作。代表性论文1、3的参与者,代表性论文5的共同第一作者。
  4. 姓名:周龙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在重要科学发现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了氧化物传输层低温制备、钙钛矿太阳电池异质界面调控等相关器件的制备和表征工作。代表性论文4的参与者,代表性论文5的第一作者。
  5. 姓名:苏杰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在重要科学发现2、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了氧化物传输层、钙钛矿太阳电池异质界面调控等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代表性论文1、3、4、5的参与者。
  6. 姓名:徐雨萌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在重要科学发现1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实施了氢键聚合物网络调控策略,参与了相关器件的制备及表征工作。代表性论文1的第一作者。
主要完成单位:
  1. 单位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该项目面向我国“双碳”战略目标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需求,围绕高性能钙钛矿光伏器件开展研究。针对钙钛矿光伏器件关键功能层设计及其异质界面调控等关键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氢键聚合物网络调控钙钛矿薄膜结晶及缺陷钝化策略,发展了高质量氧化物电荷传输层低温制备工艺,揭示了钙钛矿太阳电池异质界面调控机理,最终实现了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提升,多项器件指标达到同期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国际一流期刊上,受到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及研究机构的高度评价。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钙钛矿光伏器件性能、推动其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实施与组织,为本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