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审组: | 材料科学组 | | 项目名称: | 铁电陶瓷极化剪裁机理与性能设计研究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本项目瞄准下一代驱动器件和能量存储器件的发展方向,以极化剪裁为核心指导思想,通过多尺度结构设计,在铁电陶瓷材料新体系中实现储能性能和电致伸缩应变性能的显著增强,为下一代多层陶瓷器件奠定材料基础。主要创新点为:(1)首次系统地对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进行了解码,澄清了铁电材料的极化剪裁机理,提出了极化剪裁思想,构建了多尺度结构设计调控铁电材料极化响应策略。(2)基于极化剪裁思想,开发了具有高电致伸缩效应的无铅弛豫铁电陶瓷材料体系。开发的无铅铁电陶瓷材料电致伸缩系数超过主流含铅材料体系一倍以上。(3)基于极化剪裁思想,提出了“极化失配与重构”模型,实现了储能性能的显著提升,开发出了具有高能量存储密度的BT基弛豫铁电陶瓷新体系,多次刷新能量存储密度纪录。
本成果5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Applied Physics Letters、Nano Energ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SCI引用2156次,他引1750次, 1篇入选2014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得到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肯定。本项目成果获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本项目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自然科学奖提名条件。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 - 姓名:靳立
排名:1 行政职务:电信学部主任助理,工会主席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本成果关键学术思想提出者、研究思路和方案制定者。(1)首次系统地对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进行了解码,澄清了铁电材料的极化剪裁机理,提出了极化剪裁思想,构建了多尺度结构设计调控铁电材料极化响应策略。(2)从电致伸缩效应的角度阐明了(Ba,Ca)(Zr,Ti)O3陶瓷中高压电性的本征起源。基于极化剪裁思想,开发出了具有高电致伸缩应变特性的无铅弛豫铁电陶瓷体系。(3)基于极化剪裁思想,开发出了具有高能量存储密度的开发出了具有高能量存储密度的BT基无铅弛豫铁电陶瓷体系。代表性论文1,3的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2,3,4,5的通讯作者。
- 姓名:魏晓勇
排名:2 行政职务: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参与者。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2和3有创造性贡献。(1)基于极化剪裁思想,开发出了具有高电致伸缩应变特性的无铅弛豫铁电陶瓷体系。(2)基于极化剪裁思想,提出了“极化失配与重构”模型,开发出了具有高能量存储密度的BT基无铅弛豫铁电陶瓷体系。代表性论文4和5 的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3作者之一。
- 姓名:胡庆元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参与者。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2和3有创造性贡献。(1)基于极化剪裁思想,开发出了具有高电致伸缩应变特性的无铅弛豫铁电体系。(2)基于极化剪裁思想,提出了“极化失配与重构”模型,开发出了具有高能量存储密度的BT基无铅弛豫铁电陶瓷体系。代表性论文4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3和5作者之一。
- 姓名:王通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参与者。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3有创造性贡献。基于极化剪裁思想,提出了“极化失配与重构”模型,开发出了具有高能量存储密度的BT基无铅弛豫铁电陶瓷体系。代表性论文5第一作者。
|
| 主要完成单位: | -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本成果的唯一完成单位,为本成果的产出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与坚实的后勤保障,也为本成果后续的技术推广提供了专业咨询服务,并在相关的产学研推荐会上做专题介绍和推广。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