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组:轻工与纺织组
项目名称:细菌纤维素的生物高效合成、营养功能挖掘及创新应用研究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研究了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该项目针对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等关键问题,通过绿色的诱变技术,成功筛选并分离出一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纤维素菌株(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CGMCC 3917),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该菌株的高压诱变机理;首次发现了该诱变菌株可高效利用啤酒废酵母实现细菌纤维素的高产低耗生物合成;首次验证评估了细菌纤维素的降血脂、预防肥胖、缓解便秘、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增强免疫力等营养学功能,并深入探讨了其相关功能机制;开创性地将细菌纤维素应用于食品增稠剂、稳定剂、脂肪替代品、功能因子递送载体以及果蔬保鲜等方面,相关研究为细菌纤维素的食品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该项目研究工作系统,研究成果突出,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6篇,授权发明专利4件。该项目的5篇代表作中,食品类顶级期刊论文4篇、工程技术类顶级期刊论文1篇,5篇代表作的他引总次数达467次,单篇论文的他引次数最高达139次。经审核,该成果申报材料齐全、规范。经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202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提名条件,特提名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姓名:林德慧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持人,优筛出了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并对所产纤维素进行了系统的营养学功能评价,开创性的将细菌纤维素应用于食品领域,是代表性论文2、3、4、5的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1的第一作者。
  2. 姓名:李志西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参与人。为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培养及特性做出了详细指导和优化,是代表性论文1的通讯作者。
  3. 姓名:刘哲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参与人。揭示了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 Pickering 乳液的机理,为细菌纤维素基新型乳液及乳液膜的制备和优化做出了重要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4的第一作者。
  4. 姓名:翟希川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哥本哈根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参与人。系统评估了细菌纤维素的营养学功能,是代表性论文2,3,5的第一作者。
主要完成单位:
  1. 单位名称:陕西师范大学
    单位贡献:陕西师范大学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保证了项目成果的顺利完成。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建了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研究小组,切实开展了细菌纤维素的营养学功能及应用基础研究。 (2)为本项目提供了必要的办公条件、试验场所、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全方位保障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学校具有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实验室,具备各种实验条件,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硬件保障。

  2.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项目第二完成单位,主要为本项目中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培养及特性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保证了项目成果的顺利完成。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