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组:基础研究组
项目名称: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与调控机理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技术领域基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和Sci Bull等期刊发表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SCI论文70篇,入选ESI热点论文37篇、ESI高被引论文52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篇、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1篇、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1篇。 针对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有效耗散界面少、难以兼顾优异电磁屏蔽和力学性能,以及适用环境范围窄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难题,围绕多界面调控、异质结构填料构筑以及模板诱导序列化分布策略等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发展了多重键合方式调控多界面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构建了外场诱导异质结构电磁填料及其复合材料自组装的新策略,提出了利用可设计模板诱导多元化功能电磁填料可控分布的新概念,完善了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机理。 研究成果理论创新度高,发表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和高度认可,关注度和引用率极高,对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研究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也对学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推荐材料齐全、规范,经完成单位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自然科学奖推荐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姓名:顾军渭
    排名:1
    行政职务: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负责人,确立了高分子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的研究方向:负责项目总体规划、指导及实施,对3个发现点均作出了贡献,提出本成果的关键学术思想、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并直接参与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是代表性论著1-5的通讯作者。发展了多重键合方式调控多界面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构建了外场诱导异质结构电磁填料及其复合材料自组装的新策略,提出了利用可设计模板诱导多元化功能电磁填料可控分布的新概念,完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机理。支持贡献成立的证明材料编号:必备附件1-1;必备附件1-2;必备附件1-3;必备附件1-4;必备附件1-5。
  2. 姓名:张雅莉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发现点1、3作出了贡献,是代表性论著1、4的第一作者,是代表性论著2的共同作者。发展了基于多重键合方式调控多界面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揭示了电磁波在界面层中的多重反射和散射机理,解决了微/纳米尺度填料自堆叠导致有效电磁波耗散界面少的技术瓶颈问题。支持贡献成立的证明材料编号:必备附件1-1;必备附件1-2;必备附件1-4。
  3. 姓名:孔杰
    排名:3
    行政职务:处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项目的规划、实施做出了贡献,对发现点2、3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代表性论著6的第一作者,是代表性论著5的共同作者。开发了多维度异质结构电磁填料及其高分子复合材料外场诱导自组装的新技术,提出了利用可设计模板诱导多元化功能填料可控分布的新策略。支持贡献成立的证明材料编号:必备附件1-5;必备附件1-6。
  4. 姓名:梁超博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北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发现点2、3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代表性论著5的第一作者,是代表性论著3的共同作者。明晰了导电/导磁和绝缘网络功能优势互补机制,攻克了高分子基体和电磁填料网络相互制约的难题,提出了利用可设计模板诱导多元化功能填料可控分布的新策略。主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编号:必备附件1-3;必备附件1-5。
  5. 姓名:邱华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发现点3作出了贡献,是代表性论著3、5的共同作者。开发了多维度异质结构电磁填料及其高分子复合材料外场诱导自组装的新技术。主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编号:必备附件1-3;必备附件1-5。
  6. 姓名:宋萍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发现点2、3均作出了贡献,是代表性论著3的第一作者,是代表性论著5的共同作者。开发了“牺牲模板-真空浸渍”相结合的新策略,脱除大量含氧基团后抑制了氧气供应与火焰蔓延,有效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主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编号:必备附件1-3;必备附件1-5。
主要完成单位:
  1. 单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
    单位贡献:作为本项目的依托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及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1)组织并完成了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工作;(2)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力资源与优质的工作环境与场所;(3)提供了本项目所需的设备、能源、图书资料和数据库等资源。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