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软科学标准计量科普组
项目名称: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技术系列标准制定及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航空学会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本项目针对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不规范、方法不统一和质量不稳定等难题,以电火花加工、激光切割、激光熔敷、激光表面硬化、高压水切割、发动机叶片激光制孔等技术为标准化对象,系统研究了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技术标准体系架构、核心要素、技术指标和质量检验要求,编制并发布了HB/Z 20053-2018《电火花加工工艺》等6项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技术航空行业系列标准。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国内从事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的单位(如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了推广。依据6项标准的技术内容,在包括某型运输机、某型直升机、某型舰载机、机载产品和发动机等多个航空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型号攻关、工程应用过程中,指导零件的科研、生产、试验和质量控制,为研制过程中的工艺装备设计、工艺参数选择、缺陷预防、制造过程防护以及产品质量保证与提升提供了详实的技术参考依据,获得了良好工程应用效果。 成果材料属实、齐全、规范,已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条件。 提名该项目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张德龙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创造性贡献与第a)、b)、c)创新点对应;负责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技术标准框架、逻辑关系顶层设计,标准要求/要素溯源,首次成系列提出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与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进行技术协调,提炼关键技术要素,处理技术内容的协调和一致性;负责项目报告策划和撰写,明确项目报告关键技术要素。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2. 姓名:关煜杰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创造性贡献与第a)、b)、c)创新点对应;负责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技术标准框架、逻辑关系顶层设计,标准要求/要素溯源,首次成系列提出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开展相关国外技术资料和标准资源的分析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编制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负责项目报告策划和撰写,明确项目报告关键技术要素。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3. 姓名:耿军儒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创造性贡献与第a)、b)创新点对应;参与技术调研,核实各项标准技术要素;作为编制者,对《激光切割工艺》、《激光熔敷工艺》标准进行编写,并完成了具体试验的开展。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4. 姓名:任健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创造性贡献与第a)、b)创新点对应;参与技术调研,分析国内外标准情况;作为编制者,针对航标《激光切割工艺》标准的各阶段稿件进行了编制,并参与了具体试验方案的制定。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5. 姓名:王琼波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创造性贡献与第b)、c)创新点对应;针对航标《电火花加工工艺》标准的各阶段稿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并参与了具体试验方案的制定;发明专利“一种电火花小孔机床进给延伸装置”、“避免电火花加工工艺孔出口烧蚀的夹具及方法”发明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6. 姓名:靳志宏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创造性贡献与第a)、b)创新点对应;参与技术调研,核实各项标准技术框架;针对航标《高压水切割工艺》标准必要的验证试验的具体实施,并协助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7. 姓名:尉秧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创造性贡献与第a)、b)、c)创新点对应;参与技术调研,确定《激光表面硬化工艺》标准技术要素;作为主要编制者,参与《激光表面硬化工艺》标准的各阶段稿件编写和意见分析及贯彻,并参与了具体工艺试验。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1)本单位作为该项目的牵头单位,负责本项目的论证、技术策划、申报、技术决策和组织研究工作,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并实现技术指标; (2)对该项目完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为项目完成提供所需的经费和设备保障; (3)对标准的技术要素进行规划,确定相关概念,提出范围要求; (4)提出全面、系统的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系列标准涉及的人员、环境、材料、设备与工装、安全防护、工艺控制、质量控制以及运输和贮存等; (5)给出了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系列标准的具体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检验、缺陷修补等参数和指标。

  2. 单位名称: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单位贡献:(1)本单位作为该项目的配合单位,负责本项目的论证、技术策划和验收工作,支持项目按期完成; (2)对该项目完成起到支撑作用,并为项目完成提供部分所需的经费和设备保障; (3)对标准的验收和报批起到主要作用; (4)提出标准研究方法,开展国内外标准资料收集和研究分析工作等; (5)给出了航空关键构件特种加工工艺系列标准的框架结构,协助完成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检验、缺陷修补等参数和指标研究。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