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软科学标准计量科普组 | | 项目名称: | 陕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与咨询研究 |
| 提名单位: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陕西省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填写要求。
本项目是西北大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团队关于陕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与咨询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项目自2018年起连续5年承担陕西省贫困县退出评估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等重大任务,先后组织1000余人次,深入我省33县432村的1万余农户中开展调查研究,评估形成的5份评估报告被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及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采纳,作为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的直接依据。
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陕西省乡村振兴局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支持,关于陕西省因地制宜的巩固脱贫攻坚实践路径和特色化的乡村振兴模式的研究成果在《地理研究》《Journal of Rural Studies》《资源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陕西省旅游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研究建议获得2021年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的肯定性批示。
项目成果为陕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对照省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赵新正
排名:1 行政职务:西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担任陕西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项目负责人,全面牵头该省级重点项目的推进实施。在评估项目中负责统筹全局进度,实时对接省农业农村局;审批调研方案与书面报告,保质保量定时定点提交;监督项目经费与合规性,避免出现经费挪用、预算超支或无合理审批等问题;协调突发问题,保证调研进程稳步推进。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刘晓琼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项目组成员在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出版专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获2020年西北大学科研奖;
2. 获2019年度中国沙漠科学十佳论文; - 姓名:芮旸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调研、报告撰写,发表多篇论文,撰写两篇学术著作。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曾获2013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姓名:李同昇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参与全部5次评估项目,协助完成项目的核心技术规程;向陕西省扶贫办、陕西省乡村振兴局、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交评估报告;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项目组成员在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在农业园区带动下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撰写研究性咨询报告;
3.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张健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参与全部5次评估项目,协助完成项目的核心技术规程;向陕西省扶贫办、陕西省乡村振兴局、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交评估报告;
2.与项目组成员在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北大学
单位贡献:西北大学在提供研究平台、文献数据库、研究场地、专家资源、配套经费等方面提供了支持,通过主办研讨会等形式,邀请学界、地方政府和业界专家共商项目成果理论价值、应用价值,为项目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相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搭建了平台和桥梁。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