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组 | | 项目名称: | 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围绕试验场引导控制和信息化技术,从网络化测试设备互引导、全域覆盖通信保障网和测控信息流分析处理等试验场引导控制和信息化中几个关键技术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试验场复杂电磁环境下高密度、常态化、多目标测试任务发展新形势,设计了将雷达、光电和遥测设备所测的目标数据坐标转换后进行弹道优选的网络化测试引导方法;率先提出了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使得各测量系统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弹道段完成测试任务,显著提高了测试数据采集率;针对试验场常用的超短波和微波手段建立了传输衰减预测模型,对大气折射误差进行了修正,设计了电波极化方法,构建了试验场全域无缝覆盖的多维、异构通信网络,为试验场可靠通信和信息传输提供有力保障。项目突破了多站协同测试接力引控方法、测控设备信息流处理、电波极化和传输衰落等多项核心技术,解决了传统测试目标丢失率高,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多手段异构通信网互联互通,以及测试流、设备状态流、引控流、安控流等信息流互相干扰等难题,学术意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成果对推动航空航天、无人机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试验场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项目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条件。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王祖良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京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科技创新1:网络化测试引导控制流程、测试数据优选算法【一、必备附件-1-1】;主要科技创新2:试验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一、必备附件-1-2】;主要科技创新3:OFDM 载波同步算法【一、必备附件-1-3】;主要科技创新 4:多波段雷达统计特征提取算法【二、其他附件-2-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25:“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2021:“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2022:“大数据存储硬盘阵列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2017:“计算机接口核心技术及国产化芯片系列”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5)2022:“物联网RFID标签批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2022:“物联网RFID批量标签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姓名:黄文准
排名:2 行政职务:副校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京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科技创新3:试验场电波极化方向研究【二、其他附件-2-5,二、其他附件-2-6】。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5年7月,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陕西省教育厅);(2)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9月,MTMSCSSM地空抗干扰通信系统,2006DZ2007-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3)陕西省专利奖三等奖(2018年1月,一种基于黄瓜叶片症状图像处理的黄瓜病害识别方法,ZL201310521319.4,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4)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12月,基于图像处理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植物病害智能识别与应用,2018-2-64-R06,中国商业联合会);(5)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年3月,非线性数据特征提取、维数约简、分类和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陕西省教育厅);(6)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0年4月,基于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的微小零件高精度视觉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陕西省教育厅);(7)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年2月,大田自然环境下农作物病害检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陕西省教育厅);(8)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3月,基于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的微小零件高精度视觉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2020-J-204064-3-R05,陕西省人民政府);(9)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3月,物联网RFID批量标签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陕西省教育厅);(10)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2年,物联网RFID标签批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2-J-224099-3-D01,陕西省人民政府)。 - 姓名:林宝勤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京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科技创新3:电波传播模型与天线【二、其他附件-2-5,二、其他附件-2-6】。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25:“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2022:“物联网RFID标签批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2022:“物联网RFID批量标签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姓名:张婷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京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科技创新1:弹道优选算法【一、必备附件-1-1】;主要科技创新3: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一、必备附件-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25:“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2022:“物联网RFID标签批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2022:“物联网RFID批量标签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姓名:王荔斌
排名:5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北京远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科技创新1:测控坐标变换【二、其他附件-2-7】;主要科技创新4:测控设备管理、测控设备信息流体系结构【二、其他附件-2-2,二、其他附件-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姓名:王玉军
排名:6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睿奥电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科技创新 1:数据交汇处理,专利转化实施【二、其他附件-1-1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姓名:邓海生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京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科技创新 1:引导控制软件设计及实施【二、其他附件-1-1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京学院
单位贡献:西京学院项目团队聚焦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项目组织和实施,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负责试验场测控引导与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制定总体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研发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接力引控方法提出外弹道组网测试引导控制方法;提出基于高阶统计特征的多波段雷达检测方法,设计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建立电波传播路径衰落模型、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和电波极化模型;与合作单位共同实施成果转化工作。
- 单位名称:西安睿奥电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西安睿奥电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本项目合作单位,对本项目贡献主要体现在:与西京学院合作完成发明专利“一种外弹道组网测试引导控制方法”的转化实施;与西京学院合作完成发明专利“一种常规试验靶场多站协同测试三段式接力引控方法”的转化实施;与西京学院合作完成试验场测控引导方法改造和应用实施;共同完成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工作。
- 单位名称:北京远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北京远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本项目合作单位,对本项目贡献主要体现在:设计开发测控设备信息流分析软件、测控设备健康管理软件和跨网交互代理软件等软件和系统;与西京学院合作完成试验场测控设备自动化体系结构设计及原理验证系统;与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对测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在试验场进行推广试用。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