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机械组
项目名称:航空油料储运加注领域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制与推广应用
提名单位: 中共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航空油料储运加注领域关键设备是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推动航空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彰显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杆。机坪加油栓、高可靠性双关断旋塞阀等核心设备一直依赖进口,关键技术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 本项目以“航空油料储运加注领域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制与推广应用”为目标,完成加油栓、双关断旋塞阀、调节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等产品的研制,打破了航空油料领域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突破了欧美国家标准的约束,引领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标准话语权和评价权。项目研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中航油、中石化、国家管网、中海油、延长石油、地方炼化等众多企业,覆盖了国内外31个省市地区,同时还扩展到了香港以及东南亚、中亚、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200多个输油站场和库区。该项目的成功研制与推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能源领域关键装备的自主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为国家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杨振宁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长输管道关键设备的总体方案审定和技术把关,负责产品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的攻关,协助开展产品的技术推广和市场应用。提出分体式旋塞的创新设计方案(双关断旋塞阀创新点第2条),组织起草了国内首个《加油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加油栓创新点第1条),创新提出四阀瓣式伸缩式球阀结构(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1条),研制出无摩擦球阀排污预紧指示机构(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3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长输油管线关键阀门研制及产业化》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号2017104-R3; 《原油强制密封双关断旋塞阀研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证书号2017-J-03-45-R04; 《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研制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编号:2022KXJSJ-JB062-2-R04; 《一种带有指示阀杆填料压紧状态的装置》2015年10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排名第5,专利ZL 2013 1 0699589.4; 《一种两位四通式旋塞阀、主阀及操作器》2019年7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排名第1,专利ZL 2017 1 1437390.9。
  2. 姓名:陈诗洋
    排名:2
    行政职务: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项目总体市场开发、技术对接及项目的总体推广应用工作,包括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与需求挖掘,明确客户需求及核心目标客户群体,以及后续的渠道拓展和企业战略合作搭建,同时把控项目的技术落地及后续跟踪和推广工作。组织搭建了国内首套加油栓性能试验台(加油栓创新点第1条),组织开发了用于无摩擦球阀的两位三动作式机械传动机构(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2条),组织实施了新型织物轴套的研制工作(双关断旋塞阀创新点第3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一种防火型紧急关断电液控制系统,专利号:ZL202111535568.X,排名第5; 2.阀开口面积伺服可调的叶片马达直驱Y型水击泄压阀,专利号:ZL202110173874.7,排名第5; 3.《T/CATAGS 77-2023 机场加油栓技术规范》,排名第7; 4.《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研制》,院级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5。
  3. 姓名:李智峰
    排名:3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加油栓、高可靠双关断旋塞阀、调节阀的生产制造过程。组织关键零部件的铸造成型工艺进行技术攻关。组织加油栓基于拓扑优化结构的复杂阀体流道的铸造成型工艺研究(加油栓创新点第1条),解决了新型三层小孔阀笼的机加工艺难题(轴流式调节阀创新点第2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共获得授权专利7项,发表论文著作13篇,其中《三菱TC1F-48型蒸汽轮机低压缸制造技术总结报告》等6篇被评为中国国防船舶科技报告一级报告,荣获各类科技奖励29项,其中《7HA.03燃气轮机排气接管制造技术》(2022)和《三菱H100(110)燃气轮机排气扩散装置制造技术》(2023)获得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4. 姓名:尚锦武
    排名:4
    行政职务:副处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提出了轴流式调节阀自紧组合式软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案(轴流式调节阀创新点第1条),提出双关断旋塞阀工业应用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方案考核指标(双关断旋塞阀创新点第3条),提出无摩擦球阀在工业试应用中的实际负载工况的试验考核指标(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4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5. 姓名:吕兴
    排名:5
    行政职务:事业部副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双关断旋塞阀的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作,对旋塞和滑片的密封副结构进行了工艺设计与试验验证(双关断旋塞阀创新点第1条);负责无摩擦球阀生产工艺攻关工作,对阀瓣与阀芯的燕尾槽结构角度的加工提出解决方案(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1条);负责电液联动阀动态脱离减摩技术的工艺验证(电液联动阀创新点第2条);对无摩擦球阀的排污预紧指示机构进行工艺验证(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3条),对负载试验系统试验方案进行设计与优化(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4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1月,氮气式水击泄压阀系统国产化研制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6. 姓名:饶伟
    排名:6
    行政职务:技术开发中心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加油栓、高可靠双关断旋塞阀、调节阀的生产制造过程。负责关键零部件的铸造成型工艺进行技术攻关。负责实施加油栓复杂阀体流道的铸造成型工艺研究(加油栓创新点第1条),负责新型三层小孔阀笼的机加工艺的机加工艺和材料热处理工艺流程的编制(轴流式调节阀创新点第2条),负责电液联动阀双闸板导向密封结构相关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流程的编制(电液联动阀创新点第1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近年来,共获得授权专利4项,发表论文著作6篇,其中《船用柴油机高压SCR系统制造技术研究技术总结报告》被评为中国国防船舶科技报告一级报告,荣获各类科技奖励15项,其中《Tarkalloy-A材料大缸径大壁厚气缸套铸造技术研究》(2021)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三等奖,《高压SCR产品全谱系开发及三地产研用一体化市场推广》(2020)获得中国发动机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7. 姓名:张杨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加油栓、双关断旋塞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等新产品结构方案的确定,参与产品设计图样的绘制。负责新型三层小孔阀笼的方案设计、仿真模拟、图样设计工作(轴流式调节阀创新点第2条),负责加油栓内部流道参数化建模和流场仿真计算(加油栓创新点第2条),负责电液联动阀双圆柱弹簧复位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电液联动阀创新点第2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研制》获六院“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9,2022LYJ103; 2021年,《轴流式调节阀国产化研制》获六院11所“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3,2021SKJ257-R3 ; 2022年,《耐蚀直角电动真空调节阀研制》获六院11所“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2022SKJ268-R1;
  8. 姓名:舒鹏
    排名:8
    行政职务:项目主管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加油栓、双关断旋塞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总体应用推广方案的确定,参与审定结构设计图样及装配、试验方案等技术文件。参与无摩擦球阀多功能负载测试系统的搭建(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4条),参与加油栓阀体拓扑优化算法的优化(加油栓创新点第2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企业精细化创新管理模式研究》2015年7月获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9. 姓名:李超
    排名:9
    行政职务:兴舟公司副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加油栓、双关断旋塞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的生产制造过程。组织大型关键零件的铸造和机加,铸造质量得以大幅提升,机加工艺得到明显优化。对动力闸板和辅助闸板的精密加工提出解决方案,助力双圆柱弹簧复位系统成功实施(电液联动阀创新点第2条);负责优化无摩擦球阀的阀瓣和阀芯零件的铸造工艺,实现零件铸造性能的提升(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1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近年来,共获得授权专利1项,发表论文著作6篇,其中《6F.01HED排气接管研制技术总结报告》被评为中国国防船舶科技报告一级报告,荣获各类科技奖励9项,其中《6FA.01接管翼型体尾部制作工艺改进》获湖北省总工会优秀成果奖,《9E.04重型燃气轮机排气接管制造技术研究》获得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0. 姓名:张梅
    排名:10
    行政职务:王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双关断旋塞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的方案设计及计算,协助完成产品的推广应用。负责双关断旋塞阀的方案设计、仿真模拟、图样设计工作,对旋塞和滑片的密封副结构进行了方案设计与试验验证(双关断旋塞阀创新点第1条);负责无摩擦球阀方案设计、仿真模拟、图样设计工作,(无摩擦球阀创新点第1条);负责电液联动阀动态脱离减摩技术结构方案设计(电液联动阀创新点第2条)。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研制及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单位贡献:对总体方案负责,提出了加油栓、高可靠双关断旋塞阀、调节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的研制需求,明确了典型规格型号参数。牵头组织了内外技术现状、使用情况调研,明确了项目中加油栓、高可靠双关断旋塞阀、调节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产品的研制方向和技术难点。组织了加油栓的方案论证,牵头解决了高耐磨阀芯表面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组织了双关断旋塞的方案论证,牵头解决了关闭副密封结构、旋塞、滑片等结构的优化改进研究、材料相容性试验等关键技术;组织了轴流式调节阀的方案论证,牵头解决了低空程、高精度位移控制技术、高可靠性调节性能等关键技术;组织了无摩擦球阀的方案论证,牵头完成了无摩擦球阀的结构和图样设计,解决了复杂精密加工技术、无摩擦高可靠性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组织完成了项目产品的出厂技术评议会,负责完成了产品工业应用试验方案制定、站场试验条件改造并最终完成了产品的工业应用试验。组织完成了项目的产品鉴定。

  2. 单位名称: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负责航空油料储运和加注领域关键设备国产化的研制工作,破解了该领域关键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产品系列化及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完成加油栓、高可靠双关断旋塞阀、轴流式调节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等产品的研制和工业应用试验,产品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该领域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3. 单位名称: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参与加油栓、高可靠双关断旋塞阀、调节阀、新型伸缩式无摩擦球阀、电液联动阀等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负责对关键零部件的铸造成型工艺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加油栓、轴流式调节阀基于拓扑优化结构的复杂阀体流道的铸造成型工艺,显著降低铸件内部应力,减少了薄壁尺寸的变形及裂纹。负责双关断旋塞阀耐磨耐腐蚀表面处理工艺的研究,保证了阀门的动作顺畅,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依托自身船用柴油发动机制造优势,负责大型关键零件的铸造和机加,铸造质量得以大幅提升,机加工艺得到明显优化,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