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机械组
项目名称:临近空间高速无人飞行器导航增强关键技术与应用
提名单位: 中共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本单位认真审阅了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内容符合填写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该成果针对临近空间高速无人飞行器着陆导航体制技术不完善、航路导航姿态控制难、超高速超高机动高可靠性等重大需求,立足自主创新,突破现有装备性能极限,对自主研制的机动式微波起降引导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升级,以及研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飞控系统,提出了多元相控阵天线全局随机馈相生成和低副瓣锐截止波束赋形技术、无误差捷联惯性导航技术、闭环全面故障检测等技术,解决了大仰角进近低角度飘降、精细姿态控制、高可靠性等难题。项目成果在国防单位和企业厂家进行了应用,有力支撑了高端飞行器制造应用,打破国外对先进导航核心技术的垄断和封锁,解决了导航增强“卡脖子”问题,对于我国抢占临近空间的战略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研究难度大、技术复杂,创新性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保证新质训练任务完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 经审查,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条件。 提名该项目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李海林
    排名:1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对创新点1、2、3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负责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承担着陆导航增强关键技术研究; 3)参与提出航迹规划和寻优方法; 4)提出一种快速神经网络故障检测方法; 5)承担试飞导航保障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 姓名:陈凯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2、3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提出了一种发射系高阶矩阵级数拟合的无误差捷联惯性导航算; 3)提出了高精度空中对准算法和冗余捷联惯组故障检测方法; 4)参与研究成果实践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3. 姓名:周宇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1、3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参与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局部动态态势感知的路径规划算法; 3)负责装备系统仿真优化研究; 4)参与研究成果实践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4. 姓名:赵颖辉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提出多元相控阵天线全局随机馈相生成方法; 3)提出低副辬锐截止波束赋形方法; 4)提出时基导航测角信号的生成与完好性监测技术; 5)承担试飞导航保障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5. 姓名:来磊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3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提出一种无人飞行器三维航迹规划方法; 3)提出多无人飞行器协同航迹规划方法; 4)参与创新点3研究成果在部队实践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6. 姓名:陈晓冬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2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参与部分导航增强关键技术研究; 3)参与研究成果实践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7. 姓名:庞春雷
    排名:7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2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参与部分导航增强关键技术研究; 3)参与研究成果实践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8. 姓名:范晓龙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3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局部动态态势感知的路径规划算法; 3)参与研究成果实践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9. 姓名:何晶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参与提出全局随机馈相生成方法; 3)参与提出测角信号生成与监测技术; 4)承担试飞导航保障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10. 姓名:刘志军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做以下创造新贡献: 1)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 2)参与提出低副辬锐截止波束赋形方法; 3)参与试飞导航保障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单位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为该成果的第1完成单位,主要负责为研究团队提供全过程的服务支持和相关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支持等,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组织管理及技术沟通协调、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相关核心理论和技术调研、各项研究内容的攻关组织等工作。同时,还协助研究团队在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XX试验训练基地马兰村场站、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XX试验训练基地第X试验训练区等进行了示范应用,是相关成果的主体承担单位并在应用实施过程中担任过程管理和支持工作。

  2. 单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
    单位贡献:西北工业大学为该成果的第2完成单位,主要负责为研究团队提供相关服务支持和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支持等,主要工作包括: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开展无误差捷联惯性导航技术、大失准角SINS/BDS组合导航技术、高精度空中对准算法、故障检测等研究工作。同时,还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协助团队开发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及研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飞控系,以及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十二研究所等进行示范应用,是相关成果的主体承担单位之一,并在应用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与方法支持工作。

  3. 单位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该成果的第3完成单位,主要负责为研究团队提供相关服务支持和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支持等,主要工作包括:参与确定项目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开展基于多源局部动态态势感知的路径规划算法、故障检测等导航增强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同时,还运用相关知识协助团队开发半实物仿真测试评估系统,以及在相关单位实践应用,是相关成果的主体承担单位之一,并在应用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与方法支持工作。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