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机械组 | | 项目名称: | 航空发动机燃油泵调节器振动试验台研制及应用 |
| 提名单位: | 中共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用于模拟航空发动机(包括涡扇、涡喷、涡桨、涡轴发动机)燃油泵调节器等燃油附件的各种工作状态,并在其工作状态下对燃油附件进行振动试验。满足GJB241、GJB242、GJB3971、GJB150等规范对燃油附件设计定型振动试验的要求。该试验台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以往燃油附件只能进行离线振动试验的现状,为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在实际工况下,判断附件工作稳定性,提供了更高的试验验证平台,为产品研制及产品故障诊断提供了可靠的验证数据。
该项目为国内首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在线大功率振动试验器,系统复杂,研制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已完成多种型号发动机燃油泵调节器设计定型振动试验考核,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申报材料属实,已经过内部公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人组成及排序已协商一致,无异议。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刘军伟
排名:1 行政职务: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创新点1、创新点2、创新点3、创新点4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 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对项目整体方案进行论证并提出完善意见。2. 制定总体技术路线,主持过程中关键技术攻关。3.首次提出挠性补偿膜盒联轴传动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功率高转速燃油泵调节器在线振动试验下规定扭矩及转速的传递问题,提高了振动系统工作可靠性。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陆东凯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创新点2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担任振动系统和电气系统设计,负责振动系统、电气系统安装、调试、振动与模拟工作系统验证。2.首次设计了新型振动试验夹具,实现了燃油附件全工况振动参数、扭矩和转速同步传递的功能,解决了以往燃油泵调节器只能通过传统振动夹具进行离线振动试验的问题。3.负责产品振动试验现场技术支持,保障了在线振动试验的顺利实施。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冯哲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创新点3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担任试验台液压机械系统主管设计,负责液压机械系统设计。2.设计了多油腔静压支撑、静压导向轴承水平滑台及偏载补偿技术方案,有效抑制了试验件不对称、连接液压管路等带来的附加偏转、扭转和俯仰力矩的影响。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李玉锋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创新点4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担任项目安装方案设计,负责项目的三维装配设计,关键工装设计与仿真,系统调试和交付。2.通过设计可调节液压管路的长度、管径和辅助支撑位置设计技术,模拟出真实连接管路的机械阻抗,解决了连接燃油泵调节器管路影响振动参数的传递特性问题。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杨维
排名:5 行政职务: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创新点1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 负责试验系统的调试、验收,负责解决试验系统安装过程中的问题。2.负责实施挠性补偿膜盒联轴传动技术方案验证和可靠性设计,解决了不同工况下的振动位移补偿偏差问题,提升了振动试验成功率。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蒲凯
排名:6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创新点2、创新点3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 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方案的过程管控,组织技术方案持续优化。2.负责新型振动试验夹具、多油腔静压支撑、静压导向轴承水平滑台及偏载补偿技术方案的技术论证。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郭立博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创新点4做出如下创造性贡献:1.负责项目的初步方案设计、组织项目的可行性论证。2. 在论证阶段提出通过设置可调节液压管路的长度、管径和辅助支撑位置设计技术,模拟出真实连接管路的机械阻抗,解决了连接燃油泵调节器管路影响振动参数的传递特性问题。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 本单位作为该项目的研究单位,负责本项目的论证、技术策划、申报、和组织研究工作,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并实现技术指标。
在组织管理方面,针对本项目的技术特点,提出有关加强管理、确保任务按时完成的措施建议,并明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同时在经费及人力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在技术研究方面,我单位为了解决燃油泵调节器扭矩和转速传递、振动参数传递等难点问题,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形成了振动夹具设计标准和多项发明专利,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具体表现在:
1.首次提出挠性补偿膜盒联轴传动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功率高转速燃油泵调节器在线振动试验下规定扭矩及转速的传递问题。
2.首次设计了新型振动试验夹具,解决了以往燃油泵调节器只能通过传统振动夹具进行离线振动试验的问题。
3.设计了多油腔静压支撑,有效抑制了试验件不对称、连接液压管路等带来的附加偏转、扭转和俯仰力矩的影响。
4.通过设置可调节液压管路的长度、管径和辅助支撑位置设计技术,解决了连接燃油泵调节器管路影响振动参数的传递特性问题。
在推广应用方面,大力支持项目的应用实施,促进试验能力提升与转化,促使振动试验能力转化为全集团的定型鉴定试验能力。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