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机械组 | | 项目名称: |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低温介质供应系统智能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试车台低 温推进剂供应系统的关键设备液氧系统主阀及氮气增压系统主减压器进行了数字化提升,形 成了智能液氧主阀及智能化减压器。建立了基于多种参数融合阀门故障诊断系统及阀门故障 诊断平台,建立了减压器可靠性测试及故障检测平台。数字化的关键设备配合相关的故障诊 断平台成果应用于1200kN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系统中,经过了百余次试车的热试考核。阀 门及减压器性能稳定,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全面,保证了供应系统的运行状态全面受控 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火箭发动机低温大流量介质供应领域关键设 备数字化全面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空白:突破了薄膜应变传感器连续扭矩监测、基于拾音矩 阵的真空仓多点传递故障检测、基于多参数融合及故障模式驱动的阀门故障诊断技术、低温 流体关键组件低温原位尺寸测量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关 键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故障可监测,对关键设备的故障监测间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具有重大国防意义。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唐斌运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总体策划;阀门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创新点4具体设计及实施;专利一编写,专利二参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向民
排名:2 行政职务:副主任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实施,负责减压器可靠性提升与状态监测系统,创新点5具体设计及实施,专利三编写。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李大海
排名:3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总体策划;创新的一具体设计及实施;专利一二参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张萌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实施,负责低温型面测量部分;创新点三具体策划及实施;专利二编写,专利一参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王薇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创新点四软件设计及故障库建立;专利一参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姓名:霍涛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创新点二具体策划及实施;专利四编写。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3月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姓名:付正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其它 工作单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测控系统安装调试。专利四参与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单位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成立项目 设计师系统,组织完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低温介质供应系统智能监测及故 障诊断技术"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 究所对该项目做出了以下技术创造性贡献:
1、研发了薄膜应变传感器连续扭矩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膜应变传感器 的阀门集成式连续扭矩监测系统,实现了薄膜应变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下扭矩连 续可靠监测。
2、研发了拾音矩阵真空仓多点传递故障检测技术,建立了真空仓多点传 递故障检测系统,实现了在不低于150dB环境下高信噪比阀门声音故障诊断。
3、研发了关键零件低温原位尺寸测量技术,建立了关键零件原位尺寸测 量平台及低温下关键尺寸非接触型面测量方法,实现了在-196℃下的零件关键 尺寸的原位检测,测量精度优于0.05mm。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