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材料科学组
项目名称:高性能碳基复合电极材料的多维度设计、一体化制备与储能应用研究
提名单位: 安康市人民政府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针对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及其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能应用,开发完成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竖式高效中频炉碳热还原、平衡焙烧等制备关键技术及工艺,提出并验证了金属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的化学氧化插层-低温膨胀、混频超声-原位合成技术及其改善储锂性能的机理,阐述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对提升电极材料储锂性能的协同作用,构建了新型水系锂/钠离子电池体系。项目基于混频超声-原位合成技术制备复合材料、基于Swagelok构建水系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在所检出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未见报道。 项目成果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纳米复合材料开发、柔性薄膜制备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开发设计的电池安全保护结构及器件,适用于现有商用锂离子电池,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成果在企业生产中获得推广应用,为安康锌矿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附加值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 经审查,项目相关信息已完成提名公示,公示结果无异议。我单位认真审阅了申报材料及完成人资格,确认申报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填写符合要求。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袁光辉
    排名:1
    行政职务:二级学院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持、方案设计与实施。主要负责金属氧化物制备工艺优化、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及其他复合材料的制备、储能机理及应用、储能器件及电池安全保护结构开发。在石墨烯柔性膜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制备技术、水系钠离子电池构建方面与成果参与人共同项目立项,发表论文和获奖。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2、3、4,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1-10。对应其他附件的1-10,14-16,18-20,22-3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第二届安康青年科技奖”“2021年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22年陕西省首届高价值专利大赛安康分赛优秀奖”。
  2. 姓名:武立州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材料制备与表征。利用原位合成技术、熔融技术、真空抽滤技术等与其他作者一起开发出了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二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石墨烯-锰酸钠柔性膜等,并详细探讨了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改性机理及储能应用。主要侧重于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3;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8,9。对应其他附件5,6,17,18,25。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8年获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3. 姓名:黄婷
    排名:3
    行政职务:二级学院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对纳米氧化锌材料制备工艺及产业化生产技术进行合作研究推广应用,同时开发出了柔性石墨烯-锰酸锂复合膜,并探讨其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的改性机理及电化学性能。主要侧重于材料的表征及结构分析。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2,3;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10。对应其他附件7,18,19,21,25,2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 姓名:金华峰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技术指导、数据分析。主要负责纳米氧化锌、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材料结构表征的XPS、TEM、TGA等数据分析,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数据分析;石墨烯/锰酸钠柔性膜材料的制备工艺指导。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3,4;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1,5,7,8,9;对应其他附件的2,4,5,6,18,19,27,28,3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5. 姓名:寇莹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对纳米氧化锌材料制备工艺及产业化生产技术进行合作研究推广应用,同时开发出了柔性石墨烯-锰酸锂复合膜,并探讨其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的改性机理及电化学性能。主要侧重于材料的表征及结构分析。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2,3;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10。对应其他附件的7,18,2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6. 姓名:朱有军
    排名:6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实施,与本项目第一至第四完成人在企业横向项目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负责金属氧化物-氧化锌部分的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完成了纳米氧化锌制备工艺优化及企业的中试和生产。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1;对应其他附件11,必备附件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安康学院
    单位贡献:安康学院为本研究成果的开展提供了软硬件条件,从各方面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安康市铁铝基纳米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康学院新材料开发研究中心、安康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所有实验室均对本项目开放。安康学院的大力支持课题组配备了手套箱、LAND电池性能测试系统、CHI-600D电化学工作站、高压反应釜、球磨机、CVD气相炉、马弗炉、BET比表面积测量仪、气相色谱分析仪、高功率超声仪、高速离心机、低温干燥箱、控温反应仪、高温搅拌仪、离子分析仪、自动电位滴定仪等仪器,保证了本项目研究的正常开展。同时安康学院的上述各实验中心拥有的元素分析仪、热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差热分析仪、激光粒度仪等仪器设备,也为本研究成果的分析表征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此外,安康学院在此研究成果的各类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结题等工作方面提供了服务和支持,协助安康市科技局完成了成果验收及推荐工作。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科研课题立项,支持完成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石墨烯柔性膜、电极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电池安全保护结构的设计开发等研究,为企业合作和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

  2. 单位名称: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对本研究的开展在一些仪器中试设备如平衡焙烧炉等使用提供了支持,保障了纳米氧化锌中试试验的顺利开展与后期应用。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成果应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也对本研究工作提供了服务和支持。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