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袁光辉
排名:1 行政职务:二级学院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持、方案设计与实施。主要负责金属氧化物制备工艺优化、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及其他复合材料的制备、储能机理及应用、储能器件及电池安全保护结构开发。在石墨烯柔性膜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制备技术、水系钠离子电池构建方面与成果参与人共同项目立项,发表论文和获奖。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2、3、4,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1-10。对应其他附件的1-10,14-16,18-20,22-3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第二届安康青年科技奖”“2021年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22年陕西省首届高价值专利大赛安康分赛优秀奖”。 - 姓名:武立州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材料制备与表征。利用原位合成技术、熔融技术、真空抽滤技术等与其他作者一起开发出了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二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石墨烯-锰酸钠柔性膜等,并详细探讨了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改性机理及储能应用。主要侧重于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3;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8,9。对应其他附件5,6,17,18,25。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8年获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姓名:黄婷
排名:3 行政职务:二级学院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对纳米氧化锌材料制备工艺及产业化生产技术进行合作研究推广应用,同时开发出了柔性石墨烯-锰酸锂复合膜,并探讨其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的改性机理及电化学性能。主要侧重于材料的表征及结构分析。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2,3;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10。对应其他附件7,18,19,21,25,2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姓名:金华峰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技术指导、数据分析。主要负责纳米氧化锌、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材料结构表征的XPS、TEM、TGA等数据分析,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数据分析;石墨烯/锰酸钠柔性膜材料的制备工艺指导。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3,4;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1,5,7,8,9;对应其他附件的2,4,5,6,18,19,27,28,3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姓名:寇莹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对纳米氧化锌材料制备工艺及产业化生产技术进行合作研究推广应用,同时开发出了柔性石墨烯-锰酸锂复合膜,并探讨其在水系钠离子电池中的改性机理及电化学性能。主要侧重于材料的表征及结构分析。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2,3;对应“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的10。对应其他附件的7,18,2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姓名:朱有军
排名:6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实施,与本项目第一至第四完成人在企业横向项目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负责金属氧化物-氧化锌部分的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完成了纳米氧化锌制备工艺优化及企业的中试和生产。对应“主要科技创新”的1,1;对应其他附件11,必备附件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