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材料科学组
项目名称:侧吹炉“一炉两用“”处置低品位渣料回收有价金属技术研究及应用
提名单位: 商洛市人民政府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侧吹炉‘一炉两用’处置低品位渣料回收有价金属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了湿法炼锌高浸渣(铅泥)、浮选银精矿、酸浸渣等低品位有价冶炼渣料的高效熔炼处置技术,综合回收铅、银、金、锌等有价金属,建成了1条渣处理生产线,生产出铅银合金产品,铅、银、锌直收率分别达到90%、98.4%、86%以上。 该项目创新性:首次采用“一炉两用”工艺,在同一侧吹炉中先后完成渣料氧化和还原两个熔炼过程,属铅锌冶炼行业首创;采用以银精矿、高浸渣为主原料、搭配铅膏或高铅烟尘等二次含铅银料的原料结构生产铅银合金,自主研发熔炼工艺技术参数,属铅锌冶炼行业首创;辅料采用高硫渣部分替代煤以提供反应热的同时提供必要的硫含量,属铅锌冶炼行业首创;该生产线工艺同时也可以用于处理酸浸渣生产次氧化锌。上述成果中的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属于首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外领先。 该项目 2022年1月开始转入正常生产,分阶段处理高浸渣及银精矿生产铅银合金、处理酸浸渣生产次氧化锌,并利用余热发电。2022年1月-2025年7月产品收入共95951.02万元,利润总额 7581.25万元,新增税收1875.5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新技术,为行业探索了一条铅锌互补协同处理的新路线,行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推荐该项目参与202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的评选。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张健康
    排名:1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提出、考察论证、技术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于2023年1月“富氧侧吹炉一炉两用处理低品位高值冶炼渣料搭配铅膏回收铅锌及贵金属新技术”获陕西省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 2.于2023年12月“高端锌基新材料研究及工程应用”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3.于2024年12月“全球领先的超纯金属超纯化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 姓名:徐靖
    排名:2
    行政职务:董事长、总经理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运行、优化改进组织实施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矿灯控制自动喷雾装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06487759)。 “一种胶带运输机高大危险物及人员保护装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06487867)。
  3. 姓名:陈志明
    排名:3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技术方案制定、组织实施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于2015年“湿法炼锌废渣中多金属高效综合回收技术及产业化”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于2012年“锌碚砂与纳米氧化锌循环生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4. 姓名:马高峰
    排名:4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技术参数制定、方案论证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于2012年9月“洛南复合型钼矿中铼回收技术”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于2012年12月“钼精矿焙烧及铼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于2014年3月“钼精矿焙烧及铼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于2016年1月“湿法炼锌废渣中多金属高效综合回收及产业化”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 姓名:孙成刚
    排名:5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考察论证、方案确定、组织实施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于2016年“硅钙合金冶炼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大型化研发与应用”科研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 姓名:牛勤学
    排名:6
    行政职务:科研创新部主任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考察论证、工艺方案制定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于2011-2012年“锌冶炼中铟回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12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 于2011-2012年“电锌废渣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与新产品技术研发”项目获2012年中国资源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于2014-2015年“湿法炼锌废渣中多金属高效回收技术及产业化”获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7. 姓名:周冲冲
    排名:7
    行政职务:科研创新部三级主管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试生产、工艺技术参数探索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于2014-2015年“湿法炼锌废渣中多金属高效回收技术及产业化”获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于2022年“富氧侧吹炉一炉两用处理低品位高值冶炼渣料搭配铅膏回收铅锌及贵金属新技术”获陕西省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侧吹炉‘一炉两用’处置低品位渣料回收有价金属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了湿法炼锌高浸渣(铅泥)、浮选银精矿、酸浸渣等低品位有价冶炼渣料的高效熔炼处置技术,综合回收铅、银、金、锌等有价金属,建成了1条渣处理生产线,生产出铅银合金产品,铅、银、锌直收率分别达到90%、98.4%、86%以上。 该项目创新性:首次采用“一炉两用”工艺,在同一侧吹炉中先后完成渣料氧化和还原两个熔炼过程,属铅锌冶炼行业首创;采用以银精矿、高浸渣为主原料、搭配铅膏或高铅烟尘等二次含铅银料的原料结构生产铅银合金,自主研发熔炼工艺技术参数,属铅锌冶炼行业首创;辅料采用高硫渣部分替代煤以提供反应热的同时提供必要的硫含量,属铅锌冶炼行业首创;该生产线工艺同时也可以用于处理酸浸渣生产次氧化锌。上述成果中的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属于首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外领先。 该项目 2022年1月开始转入正常生产,分阶段处理高浸渣及银精矿生产铅银合金、处理酸浸渣生产次氧化锌,并利用余热发电。2022年1月-2025年7月产品收入共95951.02万元,利润总额 7581.25万元,新增税收1875.5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新技术,为行业探索了一条铅锌互补协同处理的新路线,行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