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材料科学组 | | 项目名称: | 商用氢燃料电池车辆供氢系统框架关键技术及应用 |
| 提名单位: | 榆林市人民政府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原名陕西绥德臻梦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即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1亿元,是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建有电磁冶金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镁合金产业化基地、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国内首个镁合金建筑模板研发中心,致力于镁合金原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及终端应用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聚焦商用燃料电池车辆供氢系统框架的轻量化需求,针对镁合金供氢系统框架开发的关键技术瓶颈,通过对材料制备工艺、深加工工艺创新的系统性突破,在框架结构设计、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行业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安全高效制造了世界首套商用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镁合金框架,对提升氢能汽车产业链整体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目前已被陕西质镁融合科技有限公司、质子汽车等企业采用,实现单台车辆百公里年增收超过7.9万。产业效益带动性强,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完全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条件。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黄小波
排名:1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总负责人,对创新点1、3、4、5均有贡献,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主要负责生产制备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处理并提供解决方案,完成了项目产线的建设。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闫龙
排名:2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对创新点3有贡献,主要负责挤压技术的参数优化与改进,提出了低温高速挤压的参数设置,完成了挤压模具优化的工作。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郝红梅
排名:3 行政职务: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对创新点5有贡献,负责表面处理工艺的调整,完成了对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提出了“钝化+喷塑”表面处理工艺的技术路线,完成了镁合金型材的表面处理工作。使得表面性能达到客户要求。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王良子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对创新点4有贡献负责焊接工艺的参数调整,完成了对镁合金表面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使得焊接性能可达到客户要求。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黄龙
排名:5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质镁融合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2有贡献,项目结构设计技术路线制定者,负责产品结构设计项目的整体推进,完成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工作。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蒋薇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本项目中,作为主要完成人负责本项目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与科技奖申报工作。针对四个主要创新点,完成了以下实质性贡献:首先,主导完成了本项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针对镁合金可调框架结构(创新点一)、低温高速挤压工艺改进(创新点二)以及表面处理技术工艺(创新点四)完成了技术创新点提炼与专利权利要求布局,主导申请发明专利1项(ZL20231 1499405.X),实用新型专利2项(ZL202321138488.5、ZL202321138481.3),构建了完善的技术保护壁垒;其次,系统整合四个创新点的技术资料与知识产权成果,主导完成了本项目科技奖申报材料梳理与撰写工作。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张龙
排名:7 行政职务:研发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质镁融合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2有贡献,主要负责项目在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路线制定,针对用材的选择、结构稳定性、可靠性认证等进行了技术层面的分析。完成结构设计方面的主要工作。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郝洋洋
排名:8 行政职务:生产部部长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对创新点1有贡献,负责原材料的熔炼,完成了性能达标材料的制备。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杨勇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牵头制定了材料表面改性处理和整体产业化落地实施方案,通过对整个项目产业化应用的任务分解、节点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了项目按期、高质量地完成既定目标,为最终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作在技术成果推广,发挥了核心桥梁作用。积极主导并深度参与了本项目关键技术的推广工作,多次率队赴相关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对接与交流,成功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助力镁合金材料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中天时代镁业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作为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在商用氢燃料电池车辆供氢系统镁合金框架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中贡献卓著。公司聚焦行业轻量化与高安全性的核心需求,成功攻克了镁合金氢瓶框架制备的全套关键技术。在制备技术层面,公司创新开发了镁合金型材挤压工艺,实现了复杂截面型材的高精度成形;优化了氩弧焊焊接技术,解决了镁合金焊接易产生未熔合、气孔等缺陷的行业难题,保证了承力结构的高强度与高可靠性;创新优化镁合金低成本表面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耐腐蚀性与使用寿命。在产业化方面,公司自主设计并建成了国内首条智能化镁合金氢瓶框架专用示范产线,实现了从材料制备、加工成形到表面处理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型,实现了镁合金供氢系统框架的规模化量产与装车,有效降低了车辆自重,提升了续航里程,推动了氢能交通的轻量化技术进步与产业化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 单位名称:陕西质镁融合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作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单位,在商用氢燃料电池车辆镁合金供氢系统框架的研发与推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公司专注于镁合金轻量化结构设计与系统集成应用,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在技术贡献方面,公司依托深厚的轻量化设计经验,创新性地完成了镁合金氢瓶框架的整体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先进的拓扑优化与仿真分析技术,在保证框架承载强度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的极致轻量化,显著提升了储氢系统的质量比能量密度。其设计有效解决了车辆运行中的振动、冲击及疲劳耐久性问题,确保了供氢系统在复杂工况下的高可靠性。推广应用领域,公司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与多家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完整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成功将镁合金供氢框架应用于多款商用车型,实现了减重增效的目标,为提升车辆续航里程做出了直接贡献。其工作有效促进了镁合金材料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 单位名称:西安邮电大学
单位贡献:作为本项目的主要参与单位,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科研特色,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知识产权布局策略方面,基于项目核心技术创新点,我校提供了专业的科学数据库检索与分析服务,我校主要完成人开展了系统的知识产权态势分析,为创新点挖掘提供了知识产权决策支持,形成了覆盖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布局策略,协助第一完成单位进行核心技术专利布局规划,为项目技术成果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屏障。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校完成人深度参与并系统性支撑第一完成单位推进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战略性融合,促进核心专利技术向行业标准高效转化与实施应用,助力第一完成单位技术创新与标准创新的协同发展。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方面,我校主要完成人协助第一完成单位开展了项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与分析服务,有效规避了潜在侵权风险,确保了项目技术研发路线与产业化路径的合规性与安全性,通过系统性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有利于增强本项目技术成果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我校作为本项目主要参与单位,通过科研资源支撑和智库服务,为本项目创新成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资源保障,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责任担当。
- 单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
单位贡献:作为本项目主要参与单位,在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针对新能源商用车轻量化的迫切需求,学校科研团队聚焦表面耐腐蚀难题,研发出绿色高效的专用表面处理工艺,大幅提升材料的环境耐久性。依托该技术成果,学校深度参与产业化落地全流程,将自主创新技术融入产线核心装备设计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及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为打造国际先进的镁合金部件规模化示范产线提供核心技术保障,有效推动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在新能源商用车车身结构件等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引领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绿色发展贡献突出力量。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