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材料科学组
项目名称:电子陶瓷的多功能性构筑与性能增强关键技术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本项目围绕电子陶瓷多功能性的高效构筑这一核心主题,从组分设计、材料性能和物理化学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基于多尺度结构设计思想,提出了构筑高储能密度无铅介质陶瓷材料新策略。其次,利用多种材料改性技术,制备出了具有高储能密度的铌酸钾钠基陶瓷。最后,阐明了对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为高性能电子陶瓷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对推进高性能电子陶瓷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的标志性成果包括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9篇代表性论文,其中6篇代表论文入选期刊封面亮点,4篇代表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详见检索报告)。9篇代表性论文被Science、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期刊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他引1860次,单篇最高他引426次。本研究获202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代表论文2获陕西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代表论文5获陕西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 该项目创新性强,成果系统,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提名材料齐全、规范,经完成单位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杜红亮
    排名:1
    行政职务:工学院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持项目总体设计及全面工作,包括项目的选题、技术路线的创新性设计、实验过程的指导。是全部创新发现点的主要完成人和贡献者。是知识产权1的发明人,9篇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2/6 荣获“陕西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2/8 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5 荣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2/5
  2. 姓名:杨泽田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发现点1、2、3和4的主要完成人,是4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一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3. 姓名:张阿梅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是发现点4的主要完成人,完成项目的整理和材料性能测试工作,是代表性论文9的第一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4. 姓名:王军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发现点2的完成人,完成项目的整理和材料性能测试工作,是代表性论文1和2的共同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5. 姓名:侯鸿平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教
    工作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发现点4的完成人,完成项目的整理和材料性能测试工作,是代表性论文9的共同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6. 姓名:景瑞轶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发现点4的重要贡献者,共同揭示了极性纳米微区的演化对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影响规律。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西安外事学院
    单位贡献:为本项目提供了人力资源(杜红亮为西安外事学院学教师),协调该研究人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是发现点2和4的主要完成人单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场地和条件。

  2. 单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单位贡献:是发现点1、2和4的主要完成人单位,为本项目的完成提供了场地、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帮助。

  3.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为本项目的完成提供了场地、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同时学校在软件方面也为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持,图书馆的书籍和电子数据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文献检索方面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