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材料科学组 | | 项目名称: | 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应用推广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针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引线框架材料的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难题,本成果依托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经13余年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探索了Cu-Ni-Si(Al)合金组织调控与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层面形成系统性成果。
在技术创新层面,厘清了合金“成分-加工工艺-组织-性能”的关键关联问题,创新性地开发直接粉末轧制工艺下合金板材快速短流程制备技术,成果理论水平高、创新性强、技术先进,构建了高水平技术成果体系,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相关成果获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经专家鉴定,其技术创新性、指标先进程度、成果重现性与成熟度均表现突出,为Cu-Ni-Si(Al)合金应用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应用推广层面,研制的系列Cu-Ni-Si(Al)合金在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天科技(宝鸡)有限公司进行了试应用,有效解决了企业对关键材料的迫切需求。项目成果覆盖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深度契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制造与“双碳”政策导向,不仅具备广阔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更能从产业链上游推动新材料领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该项目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与人员排序争议,完全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条件,为彰显其在技术落地与产业赋能中的重要价值,特提名参评该奖三等及以上。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谢辉
排名:1 行政职务:教务处处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第1、2、3、4、5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2)于2007年起在合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工作期间,受Ni-Si系深过冷组织调控启发,提出了时效强化型高Ni、Si含量的Cu-Ni-Si 合金研究工作,并在调入第一完成单位(西安航空学院)继续开展相关研究;(3)是代表作第1、2、3、4、5、6、7、9、10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名次排名第一,证书编号:9612025J4156。 - 姓名:贾磊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第1、2、3、4、5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2)于2008年起在第一完成人谢辉和第四完成人吕振林的共同指导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主要负责熔铸法制备Cu-Ni-Si合金的相变行为、热处理工艺以及性能调控工作。毕业后留校工作,开始探索Cu-Ni-Al合金的析出行为与表征、粉末冶金法制备Cu-Ni-Si合金等;(3)是代表作第1、2、3、4、5、6、7、8、9、10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名次排名第二,证书编号:9612025J4156。 - 姓名:陶世平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第3、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2)主要开展粉末冶金法制备Cu-Ni-Si合金相关研究;(3)是代表作第2、5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名次排名第四,证书编号:9612025J4156。 - 姓名:吕振林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第1、2、3、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2)是成果研究工作的指导、组织和管理者;(3)是代表作第1、2、3、4、5、6、7、8、9、10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名次排名第三,证书编号:9612025J4156。 - 姓名:张金龙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第3、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2)主要完成了Cu-Ni-Si 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与析出调控、强度和导电性匹配调控研究;(3)是代表作第2、5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名次排名第五,证书编号:9612025J4156。 - 姓名:魏鑫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第3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2)是成果第四完成人吕振林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入职(西安航空学院)后协助成果第一完成人谢辉开展Cu-Ni-Si 合金相关研究工作;(3)是代表作第3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名次排名第六,证书编号:9612025J4156。 - 姓名:周永欣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第5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5)主要完成了Cu-Ni-Al合金中沉淀相的析出调控及其对载流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的研究;(3)是代表作第10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时效强化型Cu-Ni-Si(Al)合金的研制与组织性能调控机制研究》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名次排名第七,证书编号:9612025J4156。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安航空学院
单位贡献:1、指导与本项目相关的《Cu-Ni-Si合金薄板的直接粉末轧制及其强度与导电性匹配的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的申报与执行,发明专利技术和论文发表等研发工作;2、投入资金建立了项目相关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3、实施完成项目成果研发、技术集成、推广和示范应用工作。
- 单位名称:西安理工大学
单位贡献:1、指导与本项目相关的《《Cu-Ni-Al合金中沉淀相的析出调控及其对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的申报与执行,与第一完成单位西安航空学院的项目合作、知识产权共享和论文合著等。2、实施完成项目成果研发、技术集成、推广和示范应用工作。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