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材料科学组
项目名称:暗场响应型自激发无机净化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针对净化材料使用过程中易受弱/暗光等复杂应用场景限制的共性技术难题,通过调控界面、缺陷及异质结等设计思路,提出了突破暗场环境限制的自激发和自发光解决策略,研发了系列自激发多异质无机净化材料。同时,针对高性能净化材料生产工艺复杂、产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开发了金属/长余辉材料多级结构和多异质无机净化材料的绿色制备技术,用于纳微粉体与多孔陶粒等材料的低碳化制备,并实现了其的大规模生产。此外,为更好地监测自激发多异质无机净化材料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服役过程,研发了可用于长余辉性能和净化效果检测的光/电传感材料与技术。以上成果促进了我国环保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相关产品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提名材料齐全、规范,经完成单位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条件。特提名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伍媛婷
    排名:1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自激发无机净化材料结构设计与开发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2018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项目名称:纳微无机功能材料的低成本快速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1,证书编号:2017-3-038-R1。荣获2017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项目名称:纳微无机功能材料的低成本快速制备关键技术,排名:1,证书编号:17L01。荣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项目名称:全天候多维度无机净化材料开发与应用,排名:1。
  2. 姓名:张新孟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高分子电化学传感技术开发与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2018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项目名称:纳微无机功能材料的低成本快速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2,证书编号:2017-3-038-R2。荣获2017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项目名称:纳微无机功能材料的低成本快速制备关键技术,排名:2,证书编号:17L02。
  3. 姓名:王翠翠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生物抗菌净化材料研发与改性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项目名称:全天候多维度无机净化材料开发与应用,排名:3。
  4. 姓名:郭利辉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无机净化材料的低碳制备技术开发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项目名称:全天候多维度无机净化材料开发与应用,排名:4。
  5. 姓名:郑丽
    排名:5
    行政职务:技术中心检测室主任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铜川秦瀚陶粒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固废基无机净化材料推广与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6. 姓名:陈小龙
    排名:6
    行政职务:研发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暗场响应型无机净化材料应用评价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7. 姓名:张朋飞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金属掺杂荧光传感材料研发与改性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8. 姓名:任强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金属/长余辉材料多级结构构筑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项目名称:高强度低密度陶粒的关键制备技术开发和利用,排名:1。荣获2017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一项,项目名称:高硬度透明熔块釉研制及应用,排名:1。
  9. 姓名:殷海荣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无机净化材料低碳制备技术推广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项目名称:全天候多维度无机净化材料开发与应用,排名:6。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陕西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一、1、组织人力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与研究,监督管理项目实施。 2、在实验场地、仪器设备方面、分析测试仪器的使用以及评审验收等方面为项目提供便利和支持。 3、利用会议、交流会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项目。 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陕西科技大学给予了很大支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定期跟踪和把关,并配备了各科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上给予了关键性的指导,在项目前期学校为项目试验提供了两间实验室和相应实验仪器设备等,并负责药品的采购;在实验期间学校的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各种实验结果的检测和结果分析。 三、陕西科技大学是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本项目组成员所在的相关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科技处等单位在科研工作安排、研究条件、实验检测设备、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确保了项目的提前完成并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贡献如下: 1.负责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2.开放与项目实验研究开展相关的实验设备及设施; 3.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4.对关键问题的研发及解决提供协助。

  2. 单位名称:铜川秦瀚陶粒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贡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铜川秦瀚陶粒有限责任公司给予了很大支持,提供无机多孔净化材料的中试实验基地和相应实验设备仪器等;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定期跟踪和把关,并配备了各科专业技术员,在技术上给予了关键的指导;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提供了相关实验结果的检测和分析,利用会议、交流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项目。

  3. 单位名称: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在项目开发和实施的全过程中,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重要合作单位,为本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硬件设施方面,公司为本项目开放了先进的无机微纳米材料实验室,并配备了现代化实验设备,为材料合成与表征工作创造了优越的科研条件。 二、在项目管理层面,实行双周进度汇报制度,设置关键节点,及时调整研发方向。 在技术支持方面,公司特别组建了专业技术指导团队,针对微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等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在数据分析环节,公司提供了无机微纳材料相关实验结果的检测与分析,为相关数据的整理及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支持体系,有效保障了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协同创新能力。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