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工程建设组 | | 项目名称: | 建筑垃圾高效破碎筛选工艺及再生产品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 |
| 提名单位: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建筑垃圾高效破碎筛选工艺及再生产品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项目针对建筑垃圾产量庞大、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问题,围绕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加工工艺质量控制难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范围受限两大技术难题,开展了再生骨料加工工艺、再生混凝土产品及再生骨料在道路中的应用等系统研究,不但优化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加工工艺,提高了再生骨料产品质量,还明确了再生混凝土产品及再生骨料在道路中应用的关键参数,提出了相关预测模型,为再生骨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线,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该项目极大推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与应用的技术发展,促进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相关产业壮大,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减少建筑垃圾临时堆放或简易填埋,有效保护环境,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无废城市”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李蕾蕾
排名:1 行政职务:建材工程所所长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1、2、3、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提出了“全流程”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加工工艺分析方法,为优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加工工艺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论;明确了再生混凝土应用及再生骨料在道路中应用的关键参数,为再生骨料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获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青年科学技术奖;
2024年获中国电建西北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名称: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年获中国电建西北院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奖。 - 姓名:冯泽平
排名:2 行政职务:建材工程所副所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1、3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提出了一套典型全流程再生骨料加工工艺,解决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控制的难题,显著提高了再生骨料产品质量;优化了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方法,为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宏微观性能关系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获中国电建西北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名称: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年获中国电建西北院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奖。 - 姓名:康抗
排名:3 行政职务:工程数字技术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2、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构建了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劣化理论,为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再生骨料在路面混凝土中的应用,提出了以经济性为目标、关键参数为变量、基本特性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完善了再生骨料在路面中的经济性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获中国电建西北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名称: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年获中国电建西北院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奖。 - 姓名:卢洪波
排名:4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郑州鼎盛高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1、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优化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分选加工工艺,有效提升了再生骨料的洁净度和应用价值;优化了再生骨料掺量等参数对路面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为再生骨料在道路路面中应用关键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名称:大宗固体废弃物制备低碳混凝土关键技术与装备。 - 姓名:邱继生
排名:5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2、3、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建立了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填补了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损伤分析和预测的理论空白;建立了可用于预测评价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宏微观性能的关系模型,完善了以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微观特征参数阐释宏观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再生砖混水泥稳定混合料干燥收缩预测模型,提高了再生砖混水泥稳定混合料收缩预测的精准度。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曾获西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姓名:李莉
排名:6 行政职务:建材工程所专总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1、3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优化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破碎筛分加工工艺,有效提升了再生骨料的基本特性;完善了再生砖混骨料对水泥稳定混合料收缩性的影响机理,为再生砖混水泥稳定混合料干燥收缩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获中国电建西北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名称: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姓名:肖青波
排名:7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1、2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发明了一种骨料可调节筛分系统,提升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筛分工艺的灵活性;发展了建筑垃圾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的破坏机理,为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劣化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科技创新中创新点1、2、3、4的主要工作:发明了一种骨料可调节筛分系统,提出了一套典型全流程再生骨料加工工艺,解决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控制的难题;提出了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最佳掺量和最优配合比,发展了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构建了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劣化理论,解决了再生砖混骨料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优化了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方法,为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宏微观性能关系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再生骨料在道路应用中的关键参数,完善了再生砖混骨料对水泥稳定混合料收缩性的影响机理,为再生砖混水泥稳定混合料干燥收缩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 单位名称:郑州鼎盛高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郑州鼎盛高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主要科技创新中创新点1、4的部分工作:基于建筑垃圾原料特性分析,结合“全流程”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加工工艺分析方法,优化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分选加工工艺,有效提升了再生骨料的洁净度和应用价值;优化了再生骨料掺量等参数对路面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为再生骨料在道路路面中应用关键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 单位名称:西安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科技大学完成了主要科技创新中创新点2、3、4的部分工作:建立了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填补了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损伤分析和预测的理论空白;建立了可用于预测评价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宏微观性能的关系模型,完善了以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微观特征参数阐释宏观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再生砖混水泥稳定混合料干燥收缩预测模型,提高了再生砖混水泥稳定混合料收缩预测的精准度。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