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工程建设组
项目名称:西部富水区斜井解冻后灾变机理及防控制技术
提名单位: 延安市人民政府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以西部富水区人工冻结斜井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斜井解冻后灾变机理及防控技术,研制了一种斜井井壁及围岩破坏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发明了一种岩石试样分段冻结试验箱;采用自研设备完成了竖向直排人工冻结斜井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给出了主动冻结期冻结压力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给出了冻结壁开孔后应力计算公式;在粒子流代码软件(PFC 2D )中构建了一系列离散元数值模型,建立了不同岩块比例的S-RM的随机结构数值模型。给出了考虑冻结时长的砂岩受荷损伤本构关系,构建了不同冻结温度对不同裂隙角度砂岩损伤本构关系,阐明了斜井解冻后围岩破坏机制及灾变机理,提出了西部富水区斜井解冻后灾害防控制技术。 经审核,该成果申报材料齐全、规范。经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202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提名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孙杰龙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全面负责,主要对创新点1,2,3,5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贡献如下:完成了一种斜井井壁及围岩破坏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创新点1);完成了一种岩石试样分段冻结试验箱设计(创新点2);采用自研设备完成了竖向直排人工冻结斜井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分析了人工冻结斜井冻结壁开挖后孔口应力分布规律(创新点3),支撑材料:附件1,附件6;给出了考虑冻结时长的砂岩受荷损伤本构关系,给出了不同冻结温度对不同裂隙角度砂岩损伤本构关系(创新点5),支撑材料:附件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1,证书编号:2022-246-R11
  2. 姓名:李盛斌
    排名:2
    行政职务: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3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贡献如下:完成了不同低温温度下砂土物理力学特性分析,为模型试验提供基础参数,支撑材料:附件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3. 姓名:邱明明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1,2,5做出了贡献,具体贡献如下:完成了一种斜井井壁及围岩破坏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结构设计(创新点1);完成了一种岩石试样分段冻结试验箱设计(创新点2);分析了斜井解冻后围岩渗透破坏机理及围岩结构破裂演化机制(创新点5),支撑材料附件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4. 姓名:霍治澎
    排名:4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5做出了贡献,具体贡献如下:分析了裂隙岩体蠕变变形破坏特征及裂纹发展规律,揭示了斜井解冻后围岩结构破裂演化机制,阐明了斜井解冻后围岩破坏机制及灾变机理,提出了西部富水区斜井解冻后灾害防控制技术,支撑材料,附件7,附件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5. 姓名:高文伟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1,2,4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贡献如下:完成了皮带振动系统设计(创新点1);完成了供水系统设计(创新点2);在粒子流代码软件(PFC 2D )中构建了一系列离散元数值模型(创新点4),支撑材料,附件9,建立了不同岩块比例的S-RM的随机结构数值模型(创新点4),支撑材料,附件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6. 姓名:曹雪叶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1,2,5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贡献如下:完成了渗流系统设计(创新点1);完成了制冷系统设计(创新点2);完成了成了斜井解冻后围岩渗透破坏机制及灾变机理分析(创新点5),支撑材料,附件2,附件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7. 姓名:陈锐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与人,对创新点5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贡献如下,完成了裂隙砂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支撑材料附件10,附件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延安大学
    单位贡献:作为“西部富水区斜井解冻后灾变机理及防控制技术”的完成单位,延安大学负责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制定项目研究总体方案,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方案,提供试验场地,对项目的创新和应用做出了如下贡献: (1)研制了一种斜井井壁及围岩破坏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创新点1)。 (2)发明了一种岩石试样分段冻结试验箱(创新点2)。 (3)采用自研设备完成了竖向直排人工冻结斜井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给出了主动冻结期冻结压力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给出了冻结壁开孔后应力计算公式(创新点3)。 (4)在粒子流代码软件(PFC 2D )中构建了一系列离散元数值模型,建立了不同岩块比例的S-RM的随机结构数值模型(创新点4)。 (5)给出了考虑冻结时长的砂岩受荷损伤本构关系,给出了不同冻结温度对不同裂隙角度砂岩损伤本构关系,阐明了斜井解冻后围岩破坏机制及灾变机理,提出了西部富水区斜井解冻后灾害防控制技术(创新点5)。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