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工程建设组
项目名称:轻型薄壁全体外预应力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关键技术
提名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认真审阅了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符合要求。本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均已对项目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该课题针对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节段梁预制拼装的特点,通过仿真分析、工艺试验、现场监测,对软基上节段梁预制存放基础的处理、节段梁预制、节段梁拼装及全体外预应力张拉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了基于下行式架桥机的节段拼装箱梁架设施工工艺、节段拼装箱梁架设用架桥机及一种节段拼装箱梁施工工艺,形成了相应的成套施工技术,取得了4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究报告,陕西省省级工法1项。 经审查,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杨学成
    排名:1
    行政职务:项目总工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为本课题组组长,全面主持、协调课题组的各项工作。 2)提出了轻型薄壁全体外预应力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的总体构思,制定了项目总研究方案及原则,解决研发人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主持研发节段拼装箱梁架设装置的研发,实现了技术创新,提升了作业能力,提高了工效。 4)主持申报专利。对应“四、主要科技创新”所列1、2、3、4科技创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 姓名:师忠盼
    排名:2
    行政职务:工程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完成科研报告编写。完成《基于下行式架桥机的节段拼装箱梁架设施 工工艺》、《节段梁体外预应力锚垫板置换定位方法》、《节段拼装箱梁架设用架桥机》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节段箱梁喷淋养护系统》、《节段拼装箱梁架设施工装置》等,完成陕西省省级工法《大悬臂轻型薄壁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短线匹配预制及下行式桥机拼装工法》申报。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3. 姓名:黄瑞忠
    排名:3
    行政职务:项目副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为课题组组员,参与总体方案的制定,关键技术审核。 2)指导该成果在项目施工实践应用,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申报。 对应“四、主要科技创新”所列1、2科技创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4. 姓名:陈伟
    排名:4
    行政职务:项目安全总监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组织方案设计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合理的调研机械和组织材料进场,对于方案所需的人员等进行全面调度,并在现场进行指导,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对应“四、主要科技创新”所列1、2科技创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5. 姓名:张华明
    排名:5
    行政职务:桥梁工程研究所所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为课题组组员,参与总体方案的制定,关键技术审核。 2)指导该成果在项目施工实践应用,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申报。 对应“四、主要科技创新”所列3、4科技创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6. 姓名:景兆德
    排名:6
    行政职务:技术管理部部长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为课题组组员,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及课题实施。 2)参与项目施工方案及课题,并完成成果报告组织编写。 3)参与节段梁预制、安装、全体外预应力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对应"四、主要科技创新"所列1、2、3、4科技创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7. 姓名:李海珍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为课题组组员,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及课题实施。 2)参与项目施工方案及课题,并完成成果报告组织编写。 3)参与节段梁预制、安装、全体外预应力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对应“四、主要科技创新”所列1、2、3、4科技创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组织课题组人员确定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和试验研究计划、方案及预期达到的目标。课题组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首次研发了全体外预应力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施工领域的空白。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明专利4项。取得了以下成果: 1、研发的短线匹配预制测量控制系统,提高了匹配精度:开发的升降、旋转式模板体系,具有调节快、精度高的特点,有效控制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梁体的截面尺寸,采用的三点存梁方式,避免了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梁段扭曲开裂。 2、研究采用的节段梁墩顶段预制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墩顶段灌注槽模板无法安装的难题:采用的节段梁体外预应力锚垫板定位置换方法,提高了墩顶段及预应力预埋件的定位精度和效率。 3、研制了国内首台用于公路节段梁架设的下行式架桥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效率高等优势。 4、开发的全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配合智能索力监测系统,解决了单根张拉引起的整体索力均匀性差的难题。 申报资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 本报奖项目经过向社会7天公示,无异议

  2. 单位名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本项目是受中铁一局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委托,与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科研任务,计划研发时间为2013年1月-2020年12月,我公司接受委托任务后,根据施工推进情况,分阶段对制、存梁区基础键设、节段梁匹配预制、节段梁安装、线型控制及体外预应力张拉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项目共获专利7项,省级工法1项,形成研究报告1份。 申报资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 本报奖项目经过向社会7天公示,无异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