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工程建设组
项目名称: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及系统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针对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核心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依托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制、全工况整车高效节能控制、全线控固态底盘研发、整车平台化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开发了高效节能、智能可控、稳定可靠的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及系统产品,并取得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有效推动了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应用。自主研发的多个系列型号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产品、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品、整车控制器产品均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市政环卫、港口运输、煤炭运输等运输场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研究成果对我国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项目技术创新突出,兼顾前沿性和实用性,对我国载货汽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推广价值,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提名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赵轩
    排名:1
    行政职务: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长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3,4 做出实质性贡献。负责项目总体方案、技术路线、实施计划的制定;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及系统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总体实施方案制定,协调各完成单位的研究内容、进度,汇总研究成果。负责研究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典型场景行驶工况构建技术、整车热量流与功率流耦合互馈的节能优化控制技术、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全线控固态底盘及控制系统;参与项目成果在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化应用;参与研究域融合与区域控制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平台研发以及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开发。是第1、3、4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商用车电动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
  2. 姓名:晁鹏翔
    排名:2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3,4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方案、技术路线、实施计划的制定;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及系统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总体实施方案制定,协调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内容、进度,汇总研究成果。负责研究云端场景滚动优化与车端控制策略升级技术、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整车轻量化正向设计技术、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平台;负责项目成果在质子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开发及产业化中的应用。参与研究氢燃料电池电堆、动力底盘跨域协同控制技术。是第2、6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度,《面问极限环境的重载全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排名:2,证书编号:2024-CAICX-1-J05。
  3. 姓名:王钊
    排名:3
    行政职务:董事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3,4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方案、技术路线、实施计划的制定;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及系统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总体实施方案制定,协调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内容、进度,汇总研究成果。负责研究动力系统智能匹配与功率响应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全线控固态底盘控制系统,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平台化开发;负责项目成果在陕汽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开发及产业化中的应用。参与研究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典型场景行驶工况构建技术、云端场景滚动优化与车端控制策略升级技术以及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平台。是第10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9年度,《网联汽车电子地图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4,证书编号:2019-05-19; 2019年度,《基于车联网的汽车智能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排名:4,证书编号:2019-167-R04; 2019年度,《车载智能终端网联感知与接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8,证书编号:2019-J-4456-1-R08; 2023年度,《智能网联车路系统与可信测试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10,证书编号:2023-J-223-2-02-R10。
  4. 姓名:陈轶嵩
    排名:4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长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2,4 做出实质性贡献。负责研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参与研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辅电系统、动力系统智能匹配与功率响应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整车轻量化正向设计技术、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平台以及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开发。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0年度,《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获取方法与自主创新途径》,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证书编号:2010-248; 2021年度,《商用车电动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3。
  5. 姓名:王姝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长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3做出实质性贡献。负责研究动力底盘跨域协同控制技术;参与研究整车热量流与功率流耦合互馈的节能优化控制技术、全线控固态底盘驱动、制动、转向、减振控制系统、云端场景滚动优化与车端控制策略升级技术;参与全线控固态底盘及控制系统开发。是第1、4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商用车电动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5。
  6. 姓名:张磊
    排名:6
    行政职务:董事长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方案、技术路线、实施计划的制定;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及系统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总体实施方案制定,协调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内容、进度,汇总研究成果。负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辅电系统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负责项目成果在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应用;参与研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整车开发。是第7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9年度,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先进制造组二等奖,排名:1; 2014年度,《光伏并网逆变器》,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证书编号:14-2-50-R1。
  7. 姓名:王铎霖
    排名:7
    行政职务:总监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方案、技术路线、实施计划的制定;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及系统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总体实施方案制定,协调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内容、进度,汇总研究成果。负责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开发;负责项目成果在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化应用;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是第5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度,《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推广与应用》,广东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排名:4,项目编号:J09-2-04-R04; 2020年度,《模压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推广与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排名:4,证书编号:20206271。
  8. 姓名:袁凯
    排名:8
    行政职务: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3,4做出实质性贡献。负责研究域融合与区域控制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参与研究动力底盘跨域协同控制技术、云端场景滚动优化与车端控制策略升级技术以及全线控固态底盘及控制系统开发。是第10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度,《天然气重卡设计制造与运行故障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8,证书编号:2023-J-234186-2-R09; 2023年度,《新能源商用车固态线控底盘》,2023年秦创原“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排名:1; 2021年度,《面向城市场景的L4级智能微公交产品开发》,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排名:1; 2019年度,《新型燃料电池轻型载货车产品开发》,2019年“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排名:10。
  9. 姓名:张轩
    排名:9
    行政职务:党总支书记、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4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研究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典型场景行驶工况构建技术、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平台以及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7年度,《纯电动轻型载货车的研发及产业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7,证书编号:2017-2-044-R07。
  10. 姓名:席奂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研究动力系统智能匹配与功率响应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整车热量流与功率流耦合互馈的节能优化控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是第8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9年度,《太阳能高效聚光-集热-储热机理与光热协同调控理论及方法》,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6,证书编号:2019-Z-2011-1-R06。
  11. 姓名:李鹏程
    排名:11
    行政职务: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研究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技术以及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2. 姓名:朱丹
    排名:1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长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研究动力系统智能匹配与功率响应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整车热量流与功率流耦合互馈的节能优化控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是第3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3. 姓名:付佩
    排名:1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长安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研究氢燃料电池电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辅电系统以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4. 姓名:朱亚萍
    排名:14
    行政职务:商用车研究所所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4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研究整车热量流与功率流耦合互馈的节能优化控制技术,以及研发全线控固态控制系统、域融合与区域控制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是第9项代表性成果的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智能座舱技术研发》,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排名:1。
  15. 姓名:曹先贵
    排名:15
    行政职务:技术总监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做出实质性贡献。参与研究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辅电系统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参与项目成果在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陕汽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产业化应用。研发了“白景”“帝江”“赤轮”“赤光”等4个系列多个型号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2023-2024年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销量全国第一。在氢燃料电池系统、智能驾驶、固态底盘等领域优势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打造氢燃料商用车市场第一品牌。依托陕西省氢/电新能源商用车创新联合体,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包括: (1)负责项目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的制定,协调各合作单位的研究内容、进度,对项目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汇总并集成研究成果。 (2)负责研究云端场景滚动优化与车端控制策略升级技术、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整车轻量化正向设计技术、域融合与区域控制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技术平台。 (3)负责4大系列50个型号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全线控固态底盘及整车控制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 (4)获得发明专利20项,外观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5项,发表论文24篇。

  2. 单位名称:长安大学
    单位贡献: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依托“车联网”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陕西省车辆智能化与电动化关键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商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包括: (1)参与制定项目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 (2)负责研究高效耐久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新能源载货汽车典型场景行驶工况构建技术、整车热量流与功率流耦合互馈的节能优化控制技术、动力底盘跨域协同控制技术。 (3)负责研发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全线控固态底盘及控制系统。 (4)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 (5)获得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论文119篇。

  3. 单位名称: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保留的唯一指定装备我军的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是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商用车重卡链主企业,产品覆盖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型卡车、中轻型卡车、重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等领域,具有特色鲜明、规格齐全、性能可靠的六大类一千多个品种序列。并在重型军用越野汽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电动商用车、大吨位商用车制造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包括: (1)参与制定项目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 (2)负责研究动力系统智能匹配与功率响应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全线控固态底盘控制系统。 (3)参与4大系列50个型号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 (4)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论文20篇。

  4. 单位名称: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贡献: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发展成为电气化交通行业领先的电驱动和电源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基于三大自主核心技术平台(电机设计平台、电机控制软硬件平台、电源系统软硬件平台)开发的多个产品和解决方案,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整车,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是行业内先进技术的领导者和市场应用的开拓者。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包括: (1)参与制定项目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 (2)负责研究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辅电系统关键技术。 (3)负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辅电系统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参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 (4)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论文9篇。

  5.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绿色氢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新成果,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包括: (1)参与制定项目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 (2)参与研究动力系统智能匹配与功率响应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整车热量流与功率流耦合互馈的节能优化控制技术。 (3)参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4)获得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6篇。

  6. 单位名称: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氢燃料电池高科技企业,是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公司构建了自主化研发与国产化生产体系,电堆产品连续多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制定多项氢燃料电池国家和行业标准。在氢燃料电池电堆和发动机系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新成果,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包括: (1)参与制定项目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 (2)负责研究高功率密度、长使用寿命氢燃料电池电堆。 (3)负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参与氢燃料电池载货汽车整车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 (4)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8篇。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