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医药卫生组 | | 项目名称: | 肢体组织缺损多术式修复的临床应用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医学会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本项目围绕“肢体大范围组织缺损精准修复”这一国际难题,首创了“多术式-数字化-显微化”三位一体综合救治体系,实现了从“保肢”到“优肢”的跨越。项目主要创新点:1.创建肢体大缺损“多术式阶梯修复”范式,将游离皮瓣、穿支皮瓣、复合组织移植、Ilizarov 骨搬运及功能性肌肉重建等术式按缺损维度进行模块化组合,保肢率由71 %提升至96 %,功能优良率提高32 %;2.将3D打印引入全程:术前以生物力学为导向定制骨缺损、血管缺损模型,术中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定位器,术后以可降解支架负载BMP-2/VEGF促成骨-血管同步再生,骨愈合时间缩短28 %,支架内血管化率达92 %;3.把显微外科技术升级为“超显微-数字化”模式:首创1)切除脱位桡骨头重建尺骨头改善肘关节与腕关节功能治疗前臂尺侧发育不良的新技术;2)采用患儿足部多趾携带复合组织皮瓣重建患儿拇指功能;3)3D 打印辅助设计游离腓骨头复合组织瓣移植精准修复内踝缺损。已向国内4家医院推广。项目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26篇,主编著作2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培养硕研究生1名。成果已在陕西省4家医院应用,累计治疗肢体复杂缺损患者500余例,显著降低了截肢率与致残率,社会经济效益巨大。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提名2025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欧学海
排名:1 行政职务:科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负责人,统筹项目整体规划与方向把控,创新3项手术方案,1.切除脱位桡骨头重建尺骨头改善肘关节与腕关节功能治疗前臂尺侧发育不良的新技术;2.采用患儿足部多趾携带复合组织皮瓣重建患儿拇指功能;3.3D 打印辅助设计游离腓骨头复合组织瓣移植精准修复内踝缺损。协调内外部资源,推动项目各环节高效衔接;主导关键决策,对项目进度、质量及成果输出全面监管,助力成果转化与推广落地。是第1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第2、3、5、6和10篇论文的作者,第4、8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2年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多术式修复残缺手及毁损手;排名第一,证书编号:2012-2-079-R7
- 姓名:杜晓龙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遵循临床研究设计规范,从3项创新手术方案设计到实施全流程介入。凭借循证医学实践经验,配合项目负责人全程实施手术及患者病例随访,构建项目逻辑框架,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方法论基础。是第1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第5、6、10项论文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2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多术式修复残缺手及毁损手;排名第七,证书编号:2012-2-079-R7。
2018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名称:硒蛋白遗传和表现遗传学作用在骨关节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排名第六。 - 姓名:史少岩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承担临床数据采集与标准化处理任务。通过回性研究方法,证明了3项技术的先进性,为项目提供高质量真实世界数据支撑,夯实实证研究基础。为第2、3、6篇论文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成德亮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专注临床实践验证环节,遵循 JCI(国际医院评审标准 ) 开展病例实践,运用双盲试验设计原则验证方案可行性。通过不良事件监测与根因分析(RCA) ,反馈一线实践问题并协同构建解决方案,保障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适配性。第7、9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李刚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本项目中,配合负责人进行手术,术后管理,手术技术的推广。是第2、5篇论文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段虹昊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配合项目负责人完成各项手术新技术,对病人进行随访。第3、5篇论文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姜可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于本项目技术的推广进行了讲座、讲课,宣传等工作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谢飞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本项目中,完善手术技术,并负责随访患者,完成技术指标的统计收集。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郑前进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协助负责人完成手术,并对新的技术进行验证及推广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龙佳丰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本项目中负责病人信息的整理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单位贡献: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1.平台支撑:建有 “西安市手外科中心”,配备术中血管显微镜(蔡司 S88)、3D 解剖建模系统,为皮瓣血管蒂保护技术研发提供实验与手术场地
2.临床资源:年收治四肢组织缺损、畸形患者100余例,覆盖手部先天性畸形缺损、上肢先天性及创伤性畸形缺损、足部创伤性畸形缺损患者,牵头组建 “手外科 + 麻醉科 + 康复科”MDT 团队,术中保障患儿麻醉安全,术后开展 “一对一” 康复训练,项目累计完成临床案例300余 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 96%;
3成果推广:作为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手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举办培训班 3 期,培训全省 30 家医院的 156 名医师;并将3D打印技术与皮瓣设计方案转化为临床实践,全省10余家医院实施使用;
4.人才保障:构建 “学科带头人(1 名)+ 骨干医师(5 名)+ 研究生(2名)” 的人才梯队,项目成果在WSRM、APFSM、SICOT、COA、CAOS等国际及国内顶级学术会议上报告,团队成员中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畸形学组委员,1人担任中国医师学会手外科分会学组委员,多人担任陕西省医师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为技术持续提供人才支撑。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