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医药卫生组 | | 项目名称: | 基于免疫炎症反应调控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药防治基础与应用转化研究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膝骨关节炎(KOA)是中老年人群致残的主要病因,其高患病率与慢性进展性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更因长期治疗需求及劳动力丧失造成沉重社会经济负担。当前治疗的核心难点在于免疫炎症驱动的“炎症-损伤-再炎症”恶性循环,同时中医复方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药物作用靶点不明、未能有效整合中医证候要素等问题。
着眼于KOA防治难点,团队依托陕西省科技厅“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点研究室”及陕西省教育厅“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转化医学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中医药补肾益气、补肾活血法靶向调节免疫炎症的研究,构建了中医药“方-针-药”协同的KOA全过程防治体系,为中医药精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与产业转化,为国家慢性病防治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本专业领域发表了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文章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20余项资助。
该项目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该成果团队成员涵盖国家青年岐黄学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科研实力雄厚,梯队结构合理。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袁普卫
排名:1 行政职务: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1)通过揭示滑膜炎症在KOA发病中的机制,提出了相关炎症信号通络在K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运用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研究了其治疗KOA的机制,为KOA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其他附件-2.7);(2)基于KOA滑膜免疫炎症的相关机制,运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通过中药复方干预早中期豚鼠KOA动物模型,明确了补肾益气中药治疗KOA的分子机制,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必备附件-1.1、1.2、1.3);(3)构建“肾虚型”KOA病证结合模型(其他附件-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国家青年岐黄学者;“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5年,补肾活血方骨复生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姓名:高飞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者。承担了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中西医结合防治骨退行性疾病研究创新团队”的研究(其他附件-2.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陕西省咸阳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陕西省中医药科研创新人才。 - 姓名:郑洁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者。(1)以青藤碱单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炎症信号通路的中药单体治疗KOA的分子机制,为KOA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其他附件-2.5);(2)以针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炎症信号通路的治疗KOA的分子机制(其他附件-2.6、2.1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康武林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护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以补肾益气方蠲痹胶囊为研究药物,通过细胞生物学,组织病理学,临床研究等技术研究了基于炎症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KOA的分子机制,明确了补肾益气方治疗KOA的分子机制和临床疗效(其他附件-2.4、2.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王军威
排名:5 行政职务:副处长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以补肾益气方为核心组方,进行骨关节炎机制研究并开发本项目相关多项实用型专利(其他附件-2.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王占魁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以针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炎症信号通路的治疗KOA的分子机制(其他附件-2.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黄文博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者。研究补肾益气方蠲痹胶囊治疗 KOA 作用机制(其他附件-2.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董佩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本项目的重要参与者。研究补肾益气方蠲痹胶囊治疗 KOA 作用机制(其他附件-2.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刘德玉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提出研究中药复方对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发现“补肾益气法”治疗KOA的机理,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必备附件-1.1、1.2、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咸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咸阳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等。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陕西中医药大学
单位贡献:科研平台与资源支持:学科交叉平台建设:依托学校“中医学”、“中医骨伤学”及“针灸学”学科,建立“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创新团队”,为项目提供跨学科研究基础。实验条件保障:提供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支持“自发性肾虚型骨关节炎豚鼠模型”的构建以及补肾益气法通过miRNA-146a/TLR4/NF-κB通路抑制滑膜炎症分子机制的验证相关实验。社会效益与产业推动基层医疗能力提升:与咸阳市科技局等合作,推动智能康复设备研发及中药复方产业化,带动区域大健康产业升级;同时,在陕西省黄龙县中医医院等基层机构推广“辨病-辨证-辨位”诊疗模式,提升基层医生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