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提名单位: 榆林市人民政府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严格地审阅了该项目的提名书及全部附件材料,确认该项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的提名资格条件,全部材料真实有效,提名书相关栏目均符合填写要求。 项目针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患者高发病率、低恢复率的治疗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智能及各项康复新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得出以下原创成果:(1)明确了人工智能—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价值;(2)综述了经颅磁刺激(TMS)在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3)系统阐述了康复新技术—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治疗作用。目前,已经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榆阳区人民医院、榆阳区榆阳医院等8所医院推广应用,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该项目已发表论文4篇,累计下载量1339、引用量18,产出专利4项,获批榆林市优秀调研成果1项,申请榆林市科研课题1项。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王飞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项目研究,(1)通过临床研究阐明了神经康复机械手臂训练对于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主要科技创新1,附件1.1);(2)针对康复机械手臂不能移动的治疗现状申请专利1项(主要科技创新4,附件9);(3)基于基于前述研究获批榆林市优秀调研成果1项,申请榆林市科研课题1项。(主要科技创新6,附件13、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022年-榆林市第十届优秀科技调研成果三等奖-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1位,二等奖-《针灸资生经》五腧穴之井穴应用研究-第2位;2024年-榆林市第十一届优秀科技调研成果二等奖-基于“中枢敏化”理论探讨穴位埋线对KOA慢性痛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第1位,三等奖-电针对KOA慢性痛大鼠脊髓大麻素受体CB2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第2位。
  2. 姓名:王娟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要参与临床试验及技术推广,参与神经康复机械手臂的临床试验、科研结题及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结果获批榆林市优秀调研成果(主要科技创新6,附件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022年-榆林市第十届优秀科技调研成果二等奖-《针灸资生经》五腧穴之井穴应用研究-第1位;2024年-榆林市第十一届优秀科技调研成果三等奖-电针对KOA慢性痛大鼠脊髓大麻素受体CB2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第1位。
  3. 姓名:权璐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技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要参与临床研究,参与综述TMS在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主要科技创新2,附件1.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4. 姓名:乔晋
    排名:4
    行政职务:科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要参与临床研究,(1)综述了TMS在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主要科技创新2,附件1.2);(2)基于脑卒中康复诊疗研究申请脑卒中软件著作权1项(主要科技创新6,附件1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008年-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安地区痴呆及帕金森病流行病、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研究-第2位;2017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帕金森病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评定及治疗研究-第7位-证书编号17016;2017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帕金森病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评定及治疗研究-第7位;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帕金森病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评定及治疗研究-第7位-证书编号2017-2-079-R7。
  5. 姓名:刘艳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技师
    工作单位:榆林市第一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要参与临床试验及技术推广,(1)探讨了康复新技术—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上肢关节运动、肌肉收缩及神经传导的影响(主要科技创新3.1,附件1.3);(2)探讨了Bobath技术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肌张力、运动功能及躯干控制力的影响(主要科技创新3.2,附件8);(3)针对目前家用偏瘫健身器脚踏板与转盘分离,患者手臂无法进行该方式训练则无法有效使用的现状申请专利1项(主要科技创新5,附件12);(4)申请脑卒中手部康复康复治疗器专利1项(主要科技创新6,附件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6. 姓名:马宁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技师
    工作单位:榆林市第一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要参与临床试验及技术推广,探讨了康复新技术—新Bobath技术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肌张力、运动功能及躯干控制力的影响(主要科技创新3.2,附件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7. 姓名:井泉
    排名:7
    行政职务:科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作为科室主任,主要参与技术推广,整合科室、团队人员进行多区域推广,并获批榆林市优秀调研成果(主要科技创新6,附件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单位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陕甘宁蒙晋交界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医院。现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项目单位,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样本量及充分的科研保障,同时为项目的推广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我院康复医学科是集临床、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发展学科,以神经康复、早期康复、重症康复、骨关节康复、疼痛康复、传统康复为主攻发展方向。科室人员配备合理,有康复医学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康复治疗师8人,能够熟练的掌握本项目所需的各项康复技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单位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西北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也是全国首批“百佳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作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医院2022年科研学术排名西北第一,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秉承“厚德、博爱、精医、卓越”院训,正加速建设面向“一带一路”、辐射西北的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依托医院,长期接受总院的各方面支持,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提供医治团队操作培训,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 单位名称:榆林市第一医院
    单位贡献: 榆林市第一医院是陕北首家、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神经内科和胸痛中心、国家病毒诊断研究推广平台、陕西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与转诊中心等,系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与延安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基地。医院以“尚德敬业”的二康精神为引领,正全力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陕甘宁蒙晋接壤地区近两千万群众提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高品质健康服务。在本项目的实施中,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为其提供病例支持及技术推广。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