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医药卫生组 | | 项目名称: |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多维评估和优化治疗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
| 提名单位: | 宝鸡市人民政府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致残性的重大脑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其中认知损害是导致患者功能缺损的核心因素。传统诊疗模式长期面临“评估主观、机制不明、疗效不佳”三大瓶颈问题。本项目经多年攻关,聚焦“认知损害”这一核心难题,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系统创新,在精神医学领域率先构建了集“评估-机制-干预-应用”于一体的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诊疗新体系,在理论、技术、治疗、设备和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重要创新。项目成功将认知损害评估从“主观量表”推向“客观指标”,将治疗方式从“单纯药物控制”转向“精准神经调控”,显著提升了整体诊疗水平,完全契合国家“脑计划”与“健康中国”战略方向。
项目成果已在8家军地单位获得推广应用,累计培训精神心理专业人员和心理骨干近2000名,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超1000例。应用结果表明,该项目显著提高了认知评估的准确性、难治性症状的缓解率,缩短了患者住院周期,降低了医疗支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创新性突出,技术先进,应用效果显著,并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马文涛
排名:1 行政职务:科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牵头人,负责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指导论文撰写和临床推广应用,以及成果申报。对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案创新、设备创新和机制创新皆有贡献,主要知识产权论文5、6通讯作者和专利的发明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进步贰等奖,项目名称“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第一完成人,证书编号:2001-2-076-R1;2.2009年获陕西省科学进步三等奖。项目名称“心理应激对机体影响的相关研究”,第一完成人,证书编号:08-3-103-R1;3.201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名称“西北战区军事应激对机体影响的系列研究”,第一完成人,证书编号:2015-3-27-1。 - 姓名:梁学军
排名:2 行政职务:科主任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指导论文撰写和临床推广应用,以及申报及报奖工作的资料准备,对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案创新和机制创新皆有贡献。指导和参与多篇论文的撰写,包括论文2、4、8和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14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项目名称“军人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及综合干预”,第一完成人,证书编号:2014-3-97-1;2.2019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名称“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干预与治疗研究”,第二完成人,证书编号:2019053830520003-2。 - 姓名:张彦
排名:3 行政职务:护士长 技术职称:副主任护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论文撰写和临床推广应用,协助成果鉴定和成果申报。对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有贡献,是论文2的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14年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项目名称“补肾解郁法治疗抑郁症基础与零应用研究”,第五完成人,证书编号:2014-2-10-5;2.201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叁等奖,项目名称“抑郁症的神经电生理预警信号及中药干预的研究”,第二完成人,证书编号:2016-3-075-R2;3.201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项目名称“西北战区军事应激对机体影响的系列研究”,第五完成人,证书编号:2015-3-27-5。 - 姓名:段惠峰
排名:4 行政职务:科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论文撰写和临床推广应用,协助成果鉴定和成果申报。对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案创新有贡献。撰写论文2,参与了论文3、4、8和9的撰写。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9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名称“军人创伤后应急障碍的预防、干预与治疗研究”,第三完成人证书编号:2019053830520003-3。 - 姓名:刘光雄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项目的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立项、数据收集、论文撰写和临床推广应用,协助成果鉴定和成果申报。对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有贡献,撰写论文7,参与了论文1的撰写。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化振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项目的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立项、数据收集、成果临床推广应用,协助成果鉴定和成果申报。对技术创新有贡献,参与撰写论文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吴银侠
排名:7 行政职务:护士长 技术职称:主管护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项目的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立项、数据收集、组织实施和临床推广应用,协助成果鉴定和成果申报。对技术创新和设备创新有贡献,参与撰写论文5和专利撰写。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
单位贡献:本单位作为项目牵头单位,主要的创新点贡献为:①建立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多维生物标志物评估体系。②提出症状分型导向的认知评估与干预策略。③开发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定位装置。
本单位项目成果研究成果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具备良好的学术影响力。组织相关专业学习班的举办。积极推动项目成果在本单位内应用,以及在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并与企业签订软件模块开发合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单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单位贡献:本单位对项目的创新包括:①通过纵向研究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海马功能连接的动态演变规律,明确了其与阳性症状的关联。②评构建了融合多模态磁共振(fMRI, MRS)、事件相关电位(P300)、神经心理测验(WCST)的“影像-代谢-电生理-行为”多维认知评估体系,实现了对认知损害更精准、客观的评估。③证实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代谢的修复作用和明确了改良电休克(MECT)的快速神经保护效应。
本单位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为精神分裂症的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组织相关专业学习班的举办。积极推动项目成果在本单位应用,以及在其他医院推广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