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多维度感染防控平台构建与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研究内容真实,研究成果创新性高、解决该专业领域难题、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总体水平较高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范珊红
    排名:1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护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多维度感染防控平台构建与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完成“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形成,提出具有原创性感染精准防控干预策略,并建立多学科MDT 综合体系,构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核心体系,总体部署,确定总体研究方向、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见必备附件1-3,必备附件4;其他附件2-2,2-3,2-4,2-5,2-6,2-7,2-8,2-9,2-11,2-12,2-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3完成人,项目名称:国际合作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HAIS防控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证书号:2022-J-224216-3-R03
  2. 姓名:康文
    排名:2
    行政职务:科主任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四项科技创新”对上海地区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毒学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患者诊疗分级管理全过程角度,为感染防控里的隔离时长、监测频率等策略制定,提供新思路。见必备附件1-1;其他附件2-10,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3. 姓名:张野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四项科技创新”通过感染病例数据,细化临床分型,实现 “不同人群精准防控”;构建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对“高风险病例靶向干预”。为特定感染性疾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见必备附件1-2,其他附件2-1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1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技术二等奖,第7完成人,项目名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机制及治疗新方法研究,证书号:2011-2-071-R7
  4. 姓名:许文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一、二、三、四项科技创新”,1、负责对危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判定,医疗层面进行HAI监测及问题评估、计划制订;2、参与本项目的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及检查评估;3、参与本研究的分析、研究;4、参与本项目成果的总结及应用推广。见必备附件1-2,1-3,其他附件2-4,2-5,2-6,2-8,2-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5. 姓名:戈伟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技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一项、第二项科技创新”,在本项目中快速、准确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追踪病原体在医院内部的流行病学规律,将实验室检测数据转化为对医院感染防控有用的信息,为医院感染诊治提供决策依据。见附件必备1-3,附件必备4,其他附件2-4,2-5,2-6,2-7,2-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6. 姓名:马黎黎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护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二项科技创新”,建立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分析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见必备附件1-3,其他附件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7. 姓名:曹小琴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护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二项科技创新”,针对危重患者 MDRO 感染防控策略。开展危重症患者感染 MDRO 目标监测。包括制定MDRO目标检测年度计划、组织科室人员按照计划及流程进行监测、 MDRO的现场督查、通报 MDRO 检出情况、督导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见必备附件1-3,其他附件2-4,2-6。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8. 姓名:王逸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技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二项、第四项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作用、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及感染暴发时进入临床开展床旁调查,针对重点部位感染,辅助干预对策、措施筛选,监督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见必备附件1-3,其他附件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9. 姓名:费佳慧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护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涉及“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第二科技创新”,制定完善医院感染流程,建立危重症患者从入院诊疗到患者各项操作规范管理台账,对不同诊疗操作传播CRAB风险进行系统评估,监督ICU医护人员预防MDRO感控措施的执行力度。见其他附件2-1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单位贡献: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持和负责本项目全过程,包括组织制定研究计划,协调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经费、人员和设备等条件支持,并协助完成后期的成果总结与结题、验收等。初步构建起 “精准溯源、全链干预、多学科协作、动态预警” 为核心的多维度感染防控平台,推动感染防控从 “被动应对” 向 “主动预防” 转型,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与实践范式,有效降低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升了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效率,成功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了医疗安全。其构建的防控模式具有可复制性,为感染防控提供了可靠经验。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