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生物矿化精准调控关键技术体系创新及其在口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研究内容真实,研究成果创新性强、解决该专业领域难题、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总体水平高。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牛丽娜
    排名:1
    行政职务: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提出了本研究的整理计划,负责项目的整体实施,为项目的核心工作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如下:1 国际首次提出并证实了渗透压-电荷双平衡诱导矿化前体在胶原纤维内部沉积的新理论,实现了传统矿物沉积理论的补充与更正;2 构建了骨组织矿化修复新技术,并形成了全类别颌面骨缺损修复材料体系,使得骨缺损修复有“技”可施;3 首次揭示核酸诱导病理性钙化形成的新机制,为干预病理性钙化形成提供了新靶点,使得异位钙化防治有“策”可依。参与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部分。见附件1-1-2、1-1-3、2-2-1、2-2-2、2-2-3、2-2-4、2-2-5、2-2-6、2-2-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 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排名第1); 2024年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三等奖(排名第1); 2022年 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排名第1);
  2. 姓名:焦凯
    排名:2
    行政职务:科室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发现在异位钙化灶中富含细胞外核酸,其直接启动异常矿物沉积; 2 揭示骨关节炎中,机械力信号是促进核酸在病灶局部异常聚积的关键诱因;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3,见附件1-1-1,1-1-2,2-2-1,2-2-2,2-2-3,2-2-4,2-2-5,2-2-6,2-2-7,2-2-22,2-2-23,2-2-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 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排名第2)
  3. 姓名:顾俊婷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参与形成通用型仿生矿化技术,缩短矿化材料构建时间 2 构建自矿化膜材料,改善材料与机体整合效果; 3 参与研发具有七级结构的仿生矿化骨块材料,强度和韧性均达到自然骨水平。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见附件2-2-7,2-2-22,2-2-23,2-2-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排名第5)
  4. 姓名:秦雯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参与研发具有七级结构的仿生矿化骨块材料,强度和韧性均达到自然骨水平。 2 参与骨缺损修复材料体系的转化推广;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见附件2-2-13,2-2-23,2-2-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三等奖(排名第8); 2022年 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排名第9);
  5. 姓名:叶涛
    排名:5
    行政职务:科室主任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阐明病理性钙化启动、加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致病机制; 2 参与构建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的矫正技术。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3,见附件2-2-2,2-2-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排名第4)
  6. 姓名:陈吉华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参与渗透压-电荷双平衡诱导矿化前体在胶原纤维内部沉积的新理论的构建,实现了传统矿物沉积理论的补充与更正,开辟了仿生矿化材料合成的新方向; 2 构建了骨组织矿化修复新技术,并形成了全类别颌面骨缺损修复材料体系;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见附件2-2-1,2-2-3,2-2-5,2-2-2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7. 姓名:慕昭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参与渗透压-电荷双平衡诱导矿化前体在胶原纤维内部沉积的新理论的构建,实现了传统矿物沉积理论的补充与更正,开辟了仿生矿化材料合成的新方向。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见附件1-1-3,2-2-2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8. 姓名:闫舰飞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发现了在矿物转运阶段,核酸稳定的矿化前体包裹于LC3+自噬囊泡; 2 揭示了机械力信号是促进核酸在病灶局部异常聚积的关键诱因;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3,见附件2-2-1,2-2-2,2-2-6,2-2-2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 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排名第8)
  9. 姓名:万美辰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发现在异位骨化灶中富含细胞外核酸,这些核酸可稳定液相矿化前体,直接启动异位成骨,提出并验证了通过核酸酶抑制异位骨化形成的全新策略。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3,见附件1-1-1,2-2-1,2-2-7,2-2-22,2-2-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 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排名第10); 2024年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三等奖(排名第9);
  10. 姓名:罗慧闻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参与研发具有天然仿生结构的仿生矿化骨块材料,强度和韧性均达到自然骨水平 2 参与骨缺损修复材料体系的转化推广;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见附件2-2-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 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排名第4)
  11. 姓名:赵耀
    排名:1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针对颌骨大面积缺损修复难的问题,本项目通过仿生设计策略,利用仿生矿化及冷冻干燥技术构建了具有类骨微纳结构及矿化组成的骨块材料,其强度和韧性均达到自然骨水平,显著提升了骨修复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大面积颌骨替代修复的治疗难题。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见附件2-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12. 姓名:牛雯
    排名:1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参与研发通用型仿生矿化合成技术; 2 构建骨粉、块状骨等颌面骨缺损修复材料,参与相关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主要参与完成科技创新2,见附件2-2-15。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13. 姓名:姚峻峰
    排名:13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人主要负责颌位重建技术预防并逆转颞下颌关节炎的应用和推广,对应主要科技创新3,见附件2-1-5,2-1-8、2-1-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1) 2024年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1)
  14. 姓名:陈辉
    排名:1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博纳格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人基于核酸诱导病理性矿化的新机制,开发“牙周塞治剂”,并负责相关产品的转化和应用推广,对应主要科技创新3。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见必备附件1-3、2-1-4、2-1-7和2-1-1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15. 姓名:仇志烨
    排名:1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人主要负责系列仿生矿化材料(骨粉、骨膜、块状骨)相关产品的转化和应用推广,对应主要科技创新2。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见必备附件1-3、2-1-3、2-1-6和2-1-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 日内瓦国际发明奖(排名第6)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单位贡献:空军军医大学是本项目的主要发起单位,负责行政管理、组织实施该成果项目,包括相关课题、基金的申报、执行、中期检查、评估、结题验收、经费管理,并组织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人员协作,协调研究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配备和保障,提供公共设施保障(包括仪器设备、水电气暖)等。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整体支持体系,保证本成果的实施和完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主持本项目大部分工作,主要贡献是科技创新1、2、3。如下: 1. 系统研究了生物矿物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揭示了各环节的关键调控靶点,更新了现有矿化理论体系; 2. 构建了骨组织矿化修复新技术,并形成了全类别颌面骨缺损修复材料体系; 3. 首次揭示核酸诱导病理性钙化形成的新机制,为干预病理性钙化形成提供了新靶点。

  2. 单位名称: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项目第二完成单位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本项目的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场地、人员、技术等支持保障条件,主要负责颌位重建技术预防并逆转颞下颌关节炎的应用和推广,对应主要科技创新3。

  3. 单位名称:博纳格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项目第三完成单位博纳格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基于核酸诱导病理性矿化机制的“牙周塞治剂”相关产品的转化和应用推广,提供技术、人员、场地等支持保障条件,对应主要科技创新3。

  4. 单位名称: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项目第四完成单位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系列仿生矿化材料(骨粉、骨膜、块状骨)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人员、场地等支持保障条件,主要对应主要科技创新2。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