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陕西省地方性骨关节病流行状况及防治策略研究
提名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提名等级:三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研究内容真实,研究成果创新性较好、解决该专业领域难题、社会效益较显著,推广前景较好,总体水平较高。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李晓茜
    排名:1
    行政职务:科长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地方性氟骨症防控创新点内容四、五、六的核心贡献者。与范中学、周蓉、张盼红等共同主导开展并完成陕西省饮水型、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监测,病区防治工作考核验收与评价,地方性氟骨症患者治疗,主要负责现场调研、组织采样、整理数据资料和总结报告工作,为顺利开展地方性氟骨症治疗研究、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控、膳食营养干预等搭建病区平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 姓名:吴翠艳
    排名:2
    行政职务:副所长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大骨节病发病机制的核心贡献者,围绕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开展研究,揭示环境因素如何通过表观遗传调控等分子途径导致软骨损伤,深化了对大骨节病复杂发病机制的理解。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高通量组学分析方法开发及其在骨病研究中的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02,吴翠艳(排名3/9,张峰、文嫣、吴翠艳、王森、王溪、宁玉洁、武文红,刘洋,于敏).
  3. 姓名:杨正军
    排名:3
    行政职务:副科长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重要科学发现内容中创新点一和三的核心贡献者。与徐刚要等共同开展并完成ADAM12异常表达对大骨节病患者软骨细胞损伤及IGFBP相关基因的影响,陕西省大骨节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等研究,主要负责现场调研、组织采样和整理工作,为顺利开展大骨节病相关研究搭建病区平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4. 姓名:刘欢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大骨节病等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与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团队长期合作,联合攻 关,在病因学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5. 姓名:周蓉
    排名:5
    行政职务:副科长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地方性氟骨症防控创新点内容四、六的核心贡献者。与李晓茜、范中学、张盼红等共同主导开展并完成陕西省氟骨症病区监测、治疗等研究,主要负责现场调研、组织采样和整理工作,为顺利开展地方性氟骨症治疗研究、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控、膳食营养干预等搭建病区平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6. 姓名:范中学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地方性氟骨症防控创新点内容四、五、六的核心贡献者。与李晓茜、周蓉、张盼红等共同开展并完成陕西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病区防治工作考核验收与评价,地方性氟骨症患者治疗等研究,主要负责现场调研、组织采样和总结工作,为顺利开展地方性氟骨症治疗研究、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控、膳食营养干预等搭建病区平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7. 姓名:徐刚要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重要科学发现内容中创新点三的核心贡献者。与杨正军等共同开展并完成陕西省大骨节病防治总结报告,2008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调查分析、大骨节病X线摄片质量及技术问题探讨等研究,主要负责现场调研、组织采样和整理工作,为顺利开展大骨节病相关研究搭建病区平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所)
    单位贡献: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作为完成单位之一,开展了发病机制、相关影响因素、防治策略研究,主导了陕西省病情及相关因素调查、内外环境研究,地方性氟骨症药物治疗、大骨节病X线诊断分型与正常变异的研究、大骨节病发病机制基因组学研究、病区防治工作考核验收与评价、病区干预措施研究等现场工作,率先提出关注病区地方性氟骨症、大骨节病的防治建议,明显减轻病区患者病痛,为提升病区居民综合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为国家和省建立防控策略提供基础研究。

  2.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在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尤其是大骨节病的防治研究中,取得了奠基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卓越贡献,其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1)证实了环境低硒及T-2毒素与大骨节病发病密切相关。(2)揭示了大骨节病在基因、蛋、代谢以及软骨细胞功能等方面的分子发病机制。(3)立大骨节病生物资源库,整合环境暴露、基因多态性和临床数据,为病因研究和精准防治提供资源保障。以上成果显著降低了大骨节病的发生和病情危害,揭示了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推进了大骨节病治疗方案的开发,显著改善了病区人民健康,助力病区脱贫,并推动了全国地方病消除进程。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