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医药卫生组 | | 项目名称: | 抗菌药物临床精准使用的关键技术与智能平台推广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 提名等级: | 一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研究内容真实可靠,研究成果创新性高、解决该专业领域难题、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总体水平高。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董亚琳
排名:1 行政职务:中西医研究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项目的总负责、总设计、协调指导了该项目的实施,主要技术贡献:(1)开展抗菌药物循证评价及临床决策分析,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决策依据;(2)创新性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消耗变化的群体水平时间序列模型与个体患者水平相结合,阐明药物暴露与病原菌耐药之间的时空相关性,建立新型抗菌药物管理模式;(3)开展感染患者系列抗菌药物TDM与PK/PD临床研究,为感染患者精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4)研发模型驱动和大数据驱动的抗菌药物个体化智能用药平台,实现模型引导下的精准用药。
2.佐证材料:必备附件-1-1、1-2、1-3,其他附件-2-1、3-1、3-2、3-3、3-4、3-5、3-6、3-7、6-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乳腺癌耐药分子标志物及其靶向逆转剂筛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21-J-214202-2-R01,第一完成人,2021)。
2.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临床药师在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决策中的系列研究与实践项目(13-2-92-R1,第一完成人,2013)。
3. 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研究奖(吴杨奖,2012)。 - 姓名:王陶陶
排名:2 行政职务:药学部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2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国内首次开展感染患者伏立康唑全国多中心TDM及肝毒性临床研究,明确伏立康唑相关肝毒性的危险因素;(2)国内首次明确伏立康唑在特殊人群中的临床应用PK/PD靶值和TDM治疗窗;(3)以伏立康唑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定量药理学模型,结合TDM、药物基因组学、抗菌药物PK/PD原理系统性地阐明了定量药理学模型-安全性、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抗菌药物在特殊患者中给药方案优化的策略;(4)基于定量药理学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了抗菌药物精准用药平台。
2. 佐证材料:必备附件-1-1、1-2、1-3,其他附件-2-2、2-10、3-1、3-5、3-6、6-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影响因素及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优化给药方案(编号:2017132028,第二完成人,2017)。
2.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乳腺癌耐药分子标志物及其靶向逆转剂筛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编号:2021-J-214202-2-R07,第七完成人,2021)。 - 姓名:董海燕
排名:3 行政职务:药学部副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药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3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国内首次明确利奈唑胺在特殊人群中临床应用的TDM治疗窗;(2)确定了利奈唑胺在不同类型感染(包括重症、脓毒症、肝功能不全等)患者中群体药动学特性、PPK/PD目标值及最佳给药策略。(3)探索了不同感染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了定量药理学模型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的风险预测模型。
2. 佐证材料:必备附件-1-1、1-2、1-3,其他附件-2-7、3-2、3-3、3-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临床药师在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决策中的系列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2-92-R7,第七完成人,2013)。 - 姓名:王岩
排名:4 行政职务:药学部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4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利用卫生技术评估手段,多维度多层面对重症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全方位分析评价,形成重症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证据链,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推动、参与指南更新;(2)构建基于指南的重症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指标体系,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循证证据;(3)从抗菌药物耐药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角度开展抗菌药物附加损害系列研究,明晰抗菌药物安全性风险因素。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2-3、2-11、3-3、3-7、7-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2024年度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工程“青年科技新星”。
2. 2024年度西安交通大学第五批“仲英青年学者”。 - 姓名:张迪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药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5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构建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与CRPA病原菌耐药回归模型,明确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及其暴露时间是患者携带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独立危险因素;(2)创新性的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消耗变化的群体水平时间序列模型与个体患者水平的回归模型相结合,阐明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与CRPA病原菌耐药之间的时空相关性,建立新型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2-6、2-8、3-4、3-5。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乳腺癌耐药分子标志物及其靶向逆转剂筛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编号:2021-J-214202-2-R05,第五完成人,2021)。 - 姓名:谢姣
排名:6 行政职务:药学部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6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利用ARIMA模型分析细菌耐药率变迁,阐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发现限制头孢哌酮/舒巴坦年均使用量可控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2)首次建立中国人群危重症感染患者替加环素PPK模型,明确替加环素PK、PD相关协变量,为不同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方案。
2. 佐证材料:必备附件-1-1、1-3,其他附件-2-4、3-2、3-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陈思颖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7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参与伏立康唑PK/PD及给药方案优化研究;(2)常规开展对万古霉素、伏立康唑、美罗培南等10余种抗菌药物的TDM工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模型模拟,给临床提供个体化剂量。
2. 佐证材料:必备附件-1-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乳腺癌耐药分子标志物及其靶向逆转剂筛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编号:2021-J-214202-2-R03,第三完成人,2021)。
2.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影响因素及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优化给药方案(编号:2017132028,第三完成人,2017)。 - 姓名:胡萨萨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药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8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在国内首次开展重症感染患者替考拉宁TDM相关临床研究,明确替考拉宁安全性、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发现了说明书剂量偏低;(2)国内首次明确替考拉宁在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推荐剂量,为临床粒缺伴发热患者替考拉宁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2-9、3-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乳腺癌耐药分子标志物及其靶向逆转剂筛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编号:2021-J-214202-2-R06,第6完成人,2021)。 - 姓名:杨乾婷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9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结合卡泊芬净PBPK和PK/PD特征,评价卡泊芬净在重症患者中用药方案的合理性;(2)开展重症感染患者卡泊芬净TDM相关临床研究,建立了PPK/PD模型优化卡泊芬净在重症患者中的给药方案。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2-5、3-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王楚慧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10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完成耐碳青霉烯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南的方法学与报告质量评价,明确了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常用治疗药物及个体化用药问题;(2)建立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万古霉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明确了CRRT患者万古霉素治疗有效性的PK/PD靶标,并进行给药方案推荐。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3-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张颖
排名:1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11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依据循证医学方法综合评价治疗MRSA感染的抗菌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为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循证依据;(2)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利用TDM、PPK/PD、蒙特卡罗模拟等研究方法与PK/PD理论相结合,定量研究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对万古霉素PK参数的影响,为优化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提供药动学依据。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3-5。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邹雅敏
排名:1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药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12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从医院群体层面、患者个体层面和分子机制层面,首次证实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与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之间显著相关;(2)运用PK/PD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首次对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案进行了有效性和耐药风险模拟;(3)明确了重症患者常规给药方案时美罗培南血浆稳态谷浓度的分布范围。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3-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骨质疏松症候选基因/位点检验及临床防治研究》2018年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姓名:孙金钥
排名:1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药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13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探究了伏立康唑在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伏立康唑在中国患者人群中的TDM治疗窗;(2)构建了伏立康唑定量药理学模型药物,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优化了伏立康唑的给药方案。
2. 佐证材料:必备附件-1-1、1-2,其他附件-3-2、3-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影响因素及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优化给药方案(编号:2017132028,第三完成人,2017)。
2.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乳腺癌耐药分子标志物及其靶向逆转剂筛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编号:2021-J-214202-2-R08,第8完成人,2021)。 - 姓名:张涛
排名:1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14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 聚焦儿科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确定万古霉素AUC/MIC与Cmin相关,推动万古霉素在儿科患者中TDM治疗窗的建立;(2)创新性比较替考拉宁在不同PK/PD靶值下儿科患者的给药方案,为评估具有多种PK/PD靶值抗菌药物的个体化研究提供新方法;(3)在临床水平证实儿科患者中美罗培南未增加万古霉素肾毒性风险,为其联合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3-5。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杜倩
排名:1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 项目的第15完成人,主要贡献有:(1)参与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的TDM及PK/PD单中心及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国际指南评价工作;(2)通过代谢组学研究,揭示了伏立康唑致肝损伤的主要机制为肝脏脂质代谢异常,并筛选出3种磷脂酰胆碱作为伏立康唑致肝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 佐证材料:其他附件-3-5、3-7、6-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对本项目的完成起到了组织、管理、实施及协调作用,并为本项目提供了主要研究环境为顺利完成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1. 研究环境的支持和保障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48个。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拥有“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症医学脓毒症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药物分析装备研发)”为项目完成提供了临床及技术设备,是保证该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2. 研究人员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第一完成人长期致力于抗菌药物精准用药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保障了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中的主要完成人员均为研究生学历,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保障了项目的如期完成。
3. 学术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西安交通大学重视科研工作,本团队所在医院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协调项目顺利进行的体制和制度,并提供相应基金的配套经费;学术气氛浓厚,经常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协助基金的申报、立项,充分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