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股骨头坏死精准诊治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研究内容真实,研究成果创新性强、解决该专业领域难题、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总体水平高。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杨佩
    排名:1
    行政职务:科室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总负责人。承担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研究框架构建、各参与单位任务分工与协调、研究进度把控及整体组织实施等工作。对项目中创新点1、2及3均做出重要贡献(附件1、19、21-24):建立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使用数智化与精准诊疗技术行关节置换,并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发新型聚合物用于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作为负责人牵头或参与制定了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领域的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附件12-16)。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2. 姓名:樊立宏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该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对项目中创新点1、2做出重要贡献(附件25):参与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使用数智化与精准诊疗技术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关节置换。参与制定了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领域的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3. 姓名:田润
    排名:3
    行政职务:骨科中心关节与足踝病区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该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对项目中创新点1、2、3做出重要贡献(附件19、21-24):参与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使用数智化与精准诊疗技术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关节置换。主持或参与制定了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领域的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4. 姓名:王坤正
    排名:4
    行政职务: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该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参与建立以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为核心技术的系列保髋术式及评价,参与建立ONFH中国分期及分型临床评价;合作研发国人型假体及手术机器人系统(附件24),主持或参与制定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多项专家共识(附件1-3、9、12-16)。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3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2-163 199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97-580 1988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七完成人)873132
  5. 姓名:张长青
    排名:5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该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对项目中创新点1、2做出重要贡献(附件6、26-27):参与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使用数智化与精准诊疗技术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关节置换。参与制定了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领域的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附件2-3、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6. 姓名:康鹏德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四川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该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对项目中创新点1、2做出重要贡献(附件7、28-29):参与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使用数智化与精准诊疗技术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关节置换。参与制定了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领域的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附件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7. 姓名:王建忠
    排名:7
    行政职务:科研部部长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该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对项目中创新点1、2做出重要贡献(附件11、30):参与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使用数智化与精准诊疗技术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关节置换。参与制定了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领域的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8年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2021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8. 姓名:王春生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项目中2、3做出重要贡献,参与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发表多篇论文(附件10、20),参与制定我国股骨头坏死诊疗多项专家共识。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9. 姓名:吕婧仪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其它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项目中3做出重要贡献,为整个项目进展过程中提供:1.临床需求转化,将手术中的难点、痛点等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需求,为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等产品研发提供方向;2.产品研发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提升产品性能;3.手术规划,包括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等技术支持。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0. 姓名:孔宁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完成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对项目中创新点2、3做出重要贡献,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附件4-5、19、21、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1. 姓名:李沂阳
    排名:1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完成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对项目中2、3做出重要贡献,构建了一种3D打印技术的新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附件23),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附件5、19、21、2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2. 姓名:刘泽宇
    排名:1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实施,持续推进项目进展,对项目中2、3做出重要贡献,参与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附件2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3. 姓名:刘城言
    排名:1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实施,持续推进项目进展,对项目中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参与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附件19-2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4. 姓名:张杰闻
    排名:1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对该项目第3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参与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实施研究(附件5),主导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长期疗效评价的研究(附件1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5. 姓名:陈阳
    排名:1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实施,持续推进项目进展,对项目中创新点2、3做出重要贡献,参与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附件19-2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单位贡献: 作为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骨科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二院骨科是国家重点专科(2010年)、陕西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2000年)、陕西省骨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5年)、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骨科基地(2018年),并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批“数字骨科技术创新示范中心”(2023年)。此外二院还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高校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连续多年在复旦大学发布的西北地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位列骨科前列,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与临床声誉。 在本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二院全面主持并参与了项目创新点1、2、3的研究设计与关键技术攻关,统筹推进成果的临床应用与转化推广工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条件保障作用,在科研团队组建、设备采购与平台搭建、经费配套与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确保课题顺利实施和资金高效使用。同时,积极协调院内多学科资源,加强对项目进展的督导与总结,为课题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持。 本单位已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对所提交材料予以审核,确认所有研究数据、技术文件和成果内容真实、有效,相关证明材料与原始记录一致。项目完成人排序无异议,所有参与人员均无争议。

  2. 单位名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单位贡献: 作为本项目的合作完成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一直大力支持骨科的学科建设。六院骨科是世界显微外科的发源地和“中国手”的摇篮,是上海市重点学科(1994年)、上海市创伤临床医学中心(2001年)、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0年)、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2012年)、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运动医学(2014年)、上海市“振龙头”类骨科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连续三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居于骨外科学领域第一名。 在本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是项目主要参与单位,参与创新点1、2、3的研究及成果应用推广工作。依托单位始终关心项目的科研 进程,在人力、设备、场地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配合项目组对所需仪器的购买和管理,保证课题经费的合理实用,负责组织协调研究人员的落实、课题的进展及总结,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本单位已按申报要求核实所填内容,所有数据和资料均属真实可靠,所提交材料与归档原始材料相符。此外,不存在人员排序等争议。

  3. 单位名称:四川大学
    单位贡献: 作为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直大力支持骨外科的学科建设。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与成果转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学术支持、技术支撑和临床资源保障。华西医院骨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并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专家组办公室及首批试点医院。近五年,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中稳居全国前列。科室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总经费过亿元,其中包括国家重大专项课题7项、国家级课题47项,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在本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四川大学是项目主要参与单位,参与创新点1、2、3的研究及成果应用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其在骨科生物力学研究、智能手术规划、先进材料植入体开发及多模态成像分析等方面的科研平台与临床资源优势,深度参与了项目中关键技术的验证、优化及临床应用评价工作。医院还依托数字骨科工程中心等跨学科平台,积极推进医工交叉融合与临床转化研究,为本项目相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实验保障。 本单位已按申报要求核实所填内容,所有数据和资料均属真实可靠,所提交材料与归档原始材料相符。此外,不存在人员排序等争议。

  4. 单位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
    单位贡献: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院关节外科成立于2001年,是自治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骨关节疾病诊疗中心。在股骨头坏死诊疗领域建立了系统性技术优势。学科依托高水平医教研平台,组建了专注于关节疾病研究的临床及研究团队,相关技术标准被纳入行业指南,成果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奖励,在我国关节疾病诊疗领域的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本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内蒙古医科大学是项目主要参与单位,参与创新点1、2的研究及成果应用推广工作。依托单位始终关心项目的科研程,在人力、设备、场地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配合项目组对所需仪器的购买和管理,保证课题经费的合理实用,负责组织协调研究人员的落实、课题的进展及总结,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本单位已按申报要求核实所填内容,所有数据和资料均属真实可靠,所提交材料与归档原始材料相符。此外,不存在人员排序等争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