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区域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立及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研究内容真实,研究成果创新性强、解决该专业领域难题、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总体水平高。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党星波
    排名:1
    行政职务:科室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总负责人,项目发起人、组织者及指导者,对第1-5项创新点做出创造性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对四、主要科技创新第: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3、建立陕西省的创伤保肢地图并推广应用;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5、建立了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了Irisin减轻肺损伤的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寻找生物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实质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1、2、9的通讯作者,主要知识产权4、6、7、8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名称:基于5G网络的可视化一体化脑卒中救治平台的推广应用;排名:第二;证书编号:2021J-214198-3-R01。
  2. 姓名:马龙洋
    排名:2
    行政职务:科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对第1-5项创新点做出创造性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对四、主要科技创新第: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3、建立陕西省的创伤保肢地图并推广应用;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5、建立了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了Irisin减轻肺损伤的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寻找生物治疗靶点,有实质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1、2、6、8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3. 姓名:王沛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对第1、2、4、5项创新点做出创造性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对四、主要科技创新第: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5、建立了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了Irisin减轻肺损伤的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寻找生物治疗靶点,有实质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4、7、8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基于5g网络的可视化一体化脑卒中救治平台的推广应用、排名第6、证书编号20214198。
  4. 姓名:杜工亮
    排名:4
    行政职务:科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对第1、2、4、5项创新点做出创造性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对四、主要科技创新第: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5、建立了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了Irisin减轻肺损伤的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寻找生物治疗靶点,有实质性贡献。主要知识产权1、2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5. 姓名:王猛
    排名:5
    行政职务:科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对第1-4项创新点做出创造性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对四、主要科技创新第: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3、建立陕西省的创伤保肢地图并推广应用;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有实质性贡献。主要知识产权6的主要完成人。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6. 姓名:吴德龙
    排名:6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对主要创新点: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有实质性贡献。参与区域创伤救治体系的信息化系统构建,完成了主要科技创新的信息化相关工作,是主要知识产权3、5、7、10的主要完成者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7. 姓名:李军
    排名:7
    行政职务:科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对主要科技创新: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1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4、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排名第九、证书编号14-2-68-R9.
  8. 姓名:胡炜
    排名:8
    行政职务:科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对主要科技创新: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有实质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1、4、6、7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9. 姓名:梁栋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主要负责信息化工作,是主要知识产权4、7、8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对主要科技创新: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0. 姓名:刘建敏
    排名:10
    行政职务:科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作为主要完成人,对四、主要科技创新第:3、建立陕西省的创伤保肢地图并推广应用;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做出了实质性贡献;5、建立了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了Irisin减轻肺损伤的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寻找生物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1、6、9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基于5g网络的可视化一体化脑卒中救治平台的推广应用、排名第5、证书编号20214198。
  11. 姓名:赵江宁
    排名:11
    行政职务:护士长
    技术职称:主管护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对四、主要科技创新第:1、创新性构建“全省协同化创伤救治体系”与“全流程信息化救治平台”;2、创新性提出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与建设要点,建立了创伤复苏单元内患者早期评估、复苏的远程决策系统;4、建立了全省的创伤救治人才培养体系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陕西省人民医院
    单位贡献:陕西省人民医院是本项目的主要发起单位,急诊外科是陕西省创伤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总体统筹本项目的开展,具体负责区域性严重创伤救治体系设计、建设及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

  2. 单位名称: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主要负责信息化工作,是主要知识产权3、5、7、10的主要完成者之一,在创伤救治信息化的建设与推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