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神经炎症-能量代谢耦联的关键分子机制及改善认知障碍的转化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聚焦老龄化社会神经认知障碍(糖尿病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防治需求,以“神经保护”为核心,突破单一机制研究局限,创新性构建“神经免疫炎性调控-能量代谢重建-突触可塑性”三位一体体系:首次揭示“脂噬-TREM1-NLRP3”炎症轴、“KHK-线粒体”代谢通路、“PirB-突触”抑制通路等3类全新病理机制,查新证实其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填补领域空白;研发了AD综合预防方案体系、精准麻醉等技术,解决了“预防筛选难、术后认知风险高”行业痛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具国际先进潜力;校企合作在龟龄集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上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龟龄集产品覆盖全国超5万家药店,销售额5-6亿元,惠及800万患者,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该项目科研与产业贡献突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8项,建设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50篇,其中SCI论文43篇,部分期刊为MA、NCB、Autophagy等,专利9项。该项目研究形成理论创新、技术开发和转化研究于一体的完整科研体系,受到国内外学术界认可,对我省医药产业发展与创新具有引领与支撑作用。该项目提名材料齐全、规范,在规定时间在所有完成单位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提名该项目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苟兴春
    排名:1
    行政职务:所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作为本项目总负责人,提出了“神经免疫炎性调控-能量代谢重建-突触可塑性”的总体学术思路和技术路线。主持完成了项目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确立了创新点1、2、3。在项目实施中,负责关键技术的决策与指导,协调解决跨学科技术难题,确保了项目的整体先进性和系统性。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021,一等奖
  2. 姓名:邓斌
    排名:2
    行政职务:麻醉手术部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免疫炎性微环境精准调控的分子机制与干预策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负责人之一,提出了本项目靶向病理起点:炎症失衡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设计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并具体指导和完成了右美托咪定的精准麻醉技术的研发。对成果1、2有重要贡献,见代表性成果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陕西省科技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四军医大学科技贡献三等奖。
  3. 姓名:劳可静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成果创新点3做出重要贡献,负责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攻关、实验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建立了一种基于ELISA的Pir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可用于快速筛选能阻断Aβ与PirB结合的抑制剂化合物,为抗AD药物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平台,见主要知识产权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021年,一等奖
  4. 姓名:戴雨轩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3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负责系统阐明了PirB在突触可塑性调控中的关键作用及在AD治疗方面的应用,进一步论证了以其为靶点进行干预在AD治疗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见主要主是产权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5. 姓名:米亚静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对创新点 3 做出了重大贡献,负责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攻关、实验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开发了可穿透血脑屏障的PirB抑制剂TAT-PEP,增强运动能力和空间学习记忆,具有AD的治疗潜力,见主要成果1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调控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及调控机制的研究,第二位,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 2.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跨血脑屏障药物治疗脑疾病的研究,第三位,2021年,陕西省教育厅
  6. 姓名:郭娜
    排名:6
    行政职务:图书馆馆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工作是深入阐明揭示了炎症、代谢与突触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龟龄集通过槲皮素、山奈酚等成分激活 PI3K/AKT 通路、增强 Aβ 吞噬的作用机制,对创新点1做出了重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9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20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 姓名:赵朝华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完成通过同时靶向炎症和代谢多个环节保护突触功能的多模式干预策略的系统探究,开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平台,并验证了中药、针刺等多种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对主要成果3有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2月 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成果名称:跨血脑屏障药物治疗脑疾病的研究 第五完成人。
  8. 姓名:王强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脑能量代谢稳态重建的关键通路与技术开发的负责人,提出了靶向病理核心:代谢紊乱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设计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并具体指导和完成了线粒体功能修复技术的突破性创新的研发。对创新点1、2有突出贡献,见代表性成果4-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中西医结合Ai-PCA减轻手术患者疼痛并加速康复的临床策略.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二等奖(NO. 20224212),2022年,第一完成人
  9. 姓名:曹萌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负责TAT蛋白转导技术和跨血脑屏障蛋白质药物转导平台的建立,针对该技术的核心难点,如转导效率、特异性及安全性,组织了系统性技术攻关。直接支撑了项目覆盖从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到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防治的多种策略开发。对创新点3做出了重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10. 姓名:王孝功
    排名:10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多肽药物转化为实际产品,主导完成了中试放大和产品化工作,为项目中的多肽药物研发提供了包括分子优化、药效评价及工艺开发在内的至关重要支持,对创新点3有重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西安医学院
    单位贡献:西安医学院主持和负责本项目全过程,项目组中我校科技人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组织和实施;2.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完成项目中的基础研究工作:3,负青项目的申报和查新。本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和完成人之间的争议。本校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和资助。

  2.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单位贡献:我院围绕上述项目开展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为本团队提供良好的临床疾病问题导向。该团队立足于神经炎症与能量代谢耦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成功将前沿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一系列具有重大临床应用前景的干预策略,涵盖了从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到围手术期脑保护的多种认知障碍防治,形成了“基础机制-技术研发-临床验证-产业转化”的完整闭环,展现出巨大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相关研究成果对我院的科研水平提升与临床转化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单位名称: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贡献:本公司为项目中的多肽药物研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包括候选分子的优化、药理药效学评价及制备工艺开发等,是推动相关技术从理论走向现实应用不可或缺的一环。该团队以神经炎症与能量代谢耦联这一前沿核心科学问题为立足点,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其贡献显著且多维,构建并实践了“基础机制探索-技术创新研发-临床严谨验证-产业高效转化”的完整创新闭环。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