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肝癌手术高风险人群围术期管理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针对肝癌围术期管理的重大临床难题,通过十余年系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托“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西北肝癌协作组,开发出个体化风险评分模型,构建了整合基因、影像与生化多组学数据的风险分层体系,显著提升个性化预后预测精度。研究实现全链条技术转化,形成围术期系统解决方案。多组学风险模型在全国多家医院应用;段级肝脏功能算法显著减低术后肝功能不全风险;器官保护药物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成果产生广泛学术影响力,先后在Gastroenterology、Cancer Research、Phys Life Rev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125篇SCI论文,被国际权威学者正面引用3800余次。 该项目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革新,系统性解决肝癌围术期精准管理的科学难题,推动诊疗模式向标准化、个体化转型。取得的成果社会效益显著,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提名其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曲凯
    排名:1
    行政职务: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牵头建立了西北地区多中心肝癌队列,基于肝癌患者生存曲线特征,筛选肝癌手术预后高风险因素;②阐明了肝硬化背景下围术期急性肝损害加重的“力-化耦合”机制;③首次提出了术后辅助治疗的炎症介导脑卒中风险,开发新型器官保护药物。相关论文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Acta Pharmacol Sin等期刊,对创新成果1、2、3,主要知识产权1、3、7、8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①2022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肝硬化背景下复杂肝癌转化治疗的理论创新与应用推广,2/11,2022-J-224209;②2025年陕西省高校成果一等奖-老年肝癌患者围术期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1/7,无编号;③2023年陕西省高校成果一等奖-肝癌“精准诊断功能评估-术前规划”影像评估与转化应用体系,5/6,无编号;④2024年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4SR1025;⑤2020陕西青年科技奖,无编号。
  2. 姓名:张月浪
    排名:2
    行政职务: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构建了“基因-影像-生化”多组学数据库;②首次构建了联合肝脏体积和多参数磁共振的“段级肝脏功能”算法。对创新成果1、2,主要知识产权7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①2022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肝硬化背景下复杂肝癌转化治疗的理论创新与应用推广,8/11,2022-J-224209-1-R08;②2023年陕西省高校成果一等奖-肝癌“精准诊断功能评估-术前规划”影像评估与转化应用体系,1/6,无编号;②2025年陕西省高校成果一等奖-老年肝癌患者围术期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2/7,无编号。
  3. 姓名:张靖垚
    排名:3
    行政职务: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西北地区多中心肝癌队列建立和风险评分系统构建;②阐明了围术期5-羟色胺介导的全身高炎症状态,构建了围术期肾脏和循环障碍的早期预警模型,开发了器官保护药物。参与编写中国腹腔感染诊治指南(2019版)和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肠内营养专家共识(2021版),对创新成果1、3,主要知识产权3、9、10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4. 姓名:林婷
    排名:4
    行政职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主持工作),党支部书记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西北地区多中心肝癌队列建立和肝癌预后风险分型构建;②参与肝硬化背景下围术期急性肝损害的生物力学机制探索;③筛选了12种影响肝癌预后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炎症和代谢相关。对创新成果1、2、3,主要知识产权8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年陕西省高校成果一等奖-老年肝癌患者围术期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5/7,无编号。
  5. 姓名:徐蒙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肝癌围术期高风险人群筛选;②阐明了肝硬化背景下围术期急性肝损害加重的生化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earch、Am J Pathol等期刊,对创新成果1、2,主要知识产权2、6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6. 姓名:程波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肝硬化背景下围术期急性肝损害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阐明了其中的力学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Physics of Life Reviews、Biophysical journal等期刊,对创新成果2,主要知识产权4、5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7. 姓名:孟凡迪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肝硬化背景下围术期急性肝损害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②参与器官保护药物开发。相关论文发表在Acta Pharmacol Sin期刊,对创新成果2、3,主要知识产权7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肝硬化背景下复杂肝癌转化治疗的理论创新与应用推广,8/11,2022-J224209-1-R09。
  8. 姓名:崔瑞霞
    排名:8
    行政职务:西安交通大学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党支部宣传委员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肝癌患者围术期早期序贯风险预警系统的开发;②参与对参与器官保护药物开发。对创新成果1、2、3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年陕西省高校成果一等奖-老年肝癌患者围术期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6/7,无编号。
  9. 姓名:王倩
    排名:9
    行政职务: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
    技术职称:主管护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西北地区多中心肝癌队列建立;②参与“基因-影像-生化”多组学数据库构建。对创新成果1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0. 姓名:李香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医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①参与“基因-影像-生化”多组学数据库构建;②参与构建联合肝脏体积和多参数磁共振的“段级肝脏功能”算法。对创新成果1、2有重要科学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陕西省高校成果一等奖-肝癌“精准诊断-功能评价-术前规划”影像评估与转化应用体系,4/6,无编号。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对本项目的完成起到了组织、管理、实施及协调作用,是该项目所有创新点的完成单位,为项目组成员顺利完成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成单位的两家附属医院均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在西北地区居领先地位。完成单位设有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首个医疗机构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首家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具备从事分子生物学及其它基础实验研究的技术条件和经验,良好的硬件条件为本项目的完成提供了保证。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