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医药卫生组 | | 项目名称: | “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肿瘤高灵敏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在核酸、蛋白和细胞多尺度肿瘤检测方法和技术方面实现了多项原创性突破,在检测性能和系统集成等方面达到领域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成果开展了临床实验和产业转化,形成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仪器,并应用于多家三甲医院和体外诊断、医疗相关企业。项目整体技术创新性突出,经济社会效益和民生改善贡献显著,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推荐材料齐全、规范,经完成单位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条件,同意推荐申报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李菲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总体负责制定项目方案和实施计划,统筹推进肿瘤“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高灵敏检测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整体工作。在本项目中承担的具体工作包括:发展了纸基等电聚焦蛋白检测装置,实现了复杂生理样本中蛋白标志物的高效提取与高灵敏检测;提出了激光切割疏水颗粒包裹水的“激光切水”方法,实现了肿瘤细胞培养和药物筛选的新型“水芯片”制备;研制了新型细胞原位光电显微成像系统,发展了连续控制模式和高速扫描功能,实现了乳腺癌细胞氧化还原水平和多药耐药蛋白功能活性的原位表征,为研究细胞微环境特性和乳腺癌耐药机制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5、6、8、10以及创新点1-3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18年: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人选;2020年:陕西省杰出青年;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基于“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的肿瘤高灵敏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1/9) - 姓名:李泽东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微流控核酸检测技术及仪器研发工作,研制了集成液滴生成、核酸扩增和信号分析一体的液滴数字化核酸分析仪,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的集成化肿瘤核酸标志物精准检测;开发了高灵敏、无背景数字化核酸分析技术,实现了肺癌循环肿瘤DNA的便携式、高灵敏检测。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7、9以及创新点2、3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基于“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的肿瘤高灵敏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2/9) - 姓名:游民黎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微流控核酸蛋白检测技术开发,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相似颜色分析方法,在单一荧光通道中实现高准确率的多重数字PCR检测;研制了基于纸基的免疫即时检测平台,实现了其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2、4以及创新点1、2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基于“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的肿瘤高灵敏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3/9) - 姓名:庄健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仪器研发工作,发展了细胞原位光电显微成像系统的连续控制模式和高速扫描功能;开发了离子电导显微镜探针和扫描方法,实现了细胞特性多参数的快速扫描。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3、8以及创新点2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基于“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的肿瘤高灵敏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6/9) - 姓名:胡杰
排名:5 行政职务:首席技术官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苏州缔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核酸、蛋白检测技术的产业转化和应用研究,开发了核酸检测信号放大技术,实现了核酸样本的高灵敏检测;发展了液滴数字化核酸分析仪,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的集成化肿瘤核酸标志物精准检测。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1、7以及创新点1、2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
2020年: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重点创新团队
2021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22年:“科创江苏”企业创新达人
- 姓名:牛纪成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流体芯片研发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开发了基于三维折纸的等电聚焦方法,实现了对生理样本中蛋白质的同时分离与富集,为提升蛋白质标志物的检测选择性和灵敏度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了激光切割疏水颗粒包裹水的“激光切水”新方法,为肿瘤细胞培养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开放、透明、透气和自支撑特性的新型微流控“水芯片”平台。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5、6以及创新点1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基于“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的肿瘤高灵敏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4/9) - 姓名:李晓光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液基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激光切割疏水颗粒包裹水的“激光切水”新方法,为肿瘤细胞培养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开放、透明、透气和自支撑特性的新型微流控“水芯片”平台。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6以及创新点1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国际先进材料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 姓名:杨谨
排名:8 行政职务:主任医师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乳腺癌为主的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疗研究,研究了微环境对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蛋白功能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乳腺癌耐药机制提供了实验参考。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10以及创新点3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
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基于“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的肿瘤高灵敏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8/9)
- 姓名:周彦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肿瘤细胞微环境构建、表征及应用研究,构建了模拟乳腺癌发展不同阶段微环境模型,开发了细胞原位表征方法,为探究微环境对乳腺癌细胞功能影响提供了平台和工具。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10以及创新点3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2年: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基于“核酸-蛋白-细胞”多尺度的肿瘤高灵敏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9/9) - 姓名:林敏
排名:10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从事基于力-热耦合作用的微流控诊断研究,研发了基于纸基的免疫即时检测平台,实现了其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相关研究对本项目知识产权成果2以及创新点2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实施、管理过程。在核酸、蛋白和细胞多尺度开展了肿瘤分子标志物与肿瘤细胞特性多参数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包括肿瘤分子标志物高灵敏检测和肿瘤细胞特性多参数检测新方法,研制了肿瘤分子标志物微流控检测仪器和肿瘤细胞特性多参数原位表征光电显微成像系统等,实现了检测平台在乳腺癌、肺癌、肝癌早期诊断和药物筛选的初步应用。
- 单位名称:苏州缔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参与本项目的技术转化和应用研究,完成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注册申报。在蛋白和核酸检测方向,形成10项产品成果,其中包括4项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6项Ⅰ类备案证,并已在三甲医院、高校及企业实现推广应用,推动了高灵敏核酸与蛋白检测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向临床与产业化的转化。
- 单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
单位贡献:围绕本项目的技术开发,参与提出了激光切割疏水颗粒包裹水的“激光切水”方法,实现了肿瘤细胞培养和药物筛选的微流控“水芯片”制备。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