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医药卫生组
项目名称: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的发现与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成果秉承和发展民间药理论和实践,突出陕西特有民间药的地方特色,致力于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的发现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成果首次系统整理了散布在陕西以“七”为俗名广泛流传的137种中药,形成《陕西七药》专著1部;也系统整理了西北地区中草药资源,形成《中草药识别手册-西北地区分册》专著1部;揭示了陕西民间药资源的生态适宜区分布;开发出多种关键药源分子的提取工艺,产生经济效益累积上亿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制定出部分品种的质量标准并正式收录于《陕西省药材标准》(2015年版)。从特色民间药中发现化合物421个,其中新化合物154个,新骨架14个,有效阐明了部分民间药的物质基础。发现潜在抗肿瘤药源分子12个、抗菌药源分子4个,并在体内外阐明了其作用机制。该成果在阐述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的发现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新药临床前研究提供了有效药源分子和数据支撑,助力中药创新和新药研发。 研究成果应用于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获高度评价,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该成果选题准确,研究起点高,理论上有创新,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和认可,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提名条件。特提名为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郭增军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总负责人,组织者,本项目多数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及专著的著作人。主持并完成了与项目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社会产业链)、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本项目中专著《陕西七药》、《中草药识别手册-西北地区分册》的著作人。在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药源分子发现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为《重要科学发现》第1、2、3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7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主要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发现)排名第1 获200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七药》及相关品种研究)排名第1
  2. 姓名:詹冠群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成果完成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参与策划、指导实施围绕陕西特色民间药拐枣七及粗榧中药源分子发现、提取工艺、活性筛选及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2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3、6、7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发现)排名第2
  3. 姓名:肖红
    排名:3
    行政职务:研发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成果完成人之一,主要参与完成了红景天中红景天苷以及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工艺研究。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2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9-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1年度陕西省专利奖(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方法,ZL201510847892.3)排名第2
  4. 姓名:张新新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成果完成的主要参与者,主要参与完成了陕西特色民间药拐枣七、黄姜中药源分子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2项和第3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3-6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发现)排名第3
  5. 姓名:郝旖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者,针对天然产物活性化合物,以磁性分子印迹技术为基础,发展了高效、快速、选择性分离纯化天然植物复杂样品中目标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新技术、新方法。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1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0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捕获率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排名第3
  6. 姓名:张卉
    排名:6
    行政职务:系主任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成果完成的主要成员之一,对陕西特色民间药金牛七、九牛造、拐枣七及齿果酸模中药源分子发现、提取工艺及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1和3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4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发现)排名第4
  7. 姓名:王晓莹
    排名:7
    行政职务:研发副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成果完成人之一,主要参与完成了红景天中红景天苷以及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工艺研究。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2项科学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第9-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1年度陕西省专利奖(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方法,ZL201510847892.3)排名第1
  8. 姓名:张瑜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成果完成人之一,主要参与完成了红景天中红景天苷以及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工艺研究。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2项科学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第9-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1年度陕西省专利奖(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方法,ZL201510847892.3)排名第4
  9. 姓名:张蕾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主管药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中医医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成果完成人之一,主要参与完成了陕西民间特色药拐枣七中药源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2项和3项科学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第4-6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202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特色民间药资源及药源分子发现)排名第7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西安交通大学是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为本成果的完成提供了非常全面支持,包括平台支持和人员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提供了先进的研究平台、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是本成果各项内容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前提。

  2. 单位名称: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 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股票代码:833799)是该成果的完成单位之一,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1.09亿余元,专注于植物中天然活性成分以及相关衍生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服务于制药、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等广泛领域,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出口前列。先后荣获“先进制造业优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其中“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方法”专利荣获陕西省专利奖二等奖。拥有“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植物提取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 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国家GMP,美国CGMP认证,取得KOSHER,HALAL产品认证,ISO9001和ISO22000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CNAS(ISO17025)和CMA独立实验室的认证以及QS认证,同时还通过了美国FDA、韩国KFDA以及各大制药公司和膳食补充剂公司的现场审计。 目前在国内建设3个工厂,在美国设立两个分公司。产品销售范围涵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之一,在西安植物提取物行业位居第一。 公司提供了先进的研发和应用平台、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为本成果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