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能源与化工组
项目名称:甲基芳香醚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工艺及示范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面向煤化工产业与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深度融合的重大产业需求,在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计划等资助下,以煤焦油提取酚类化合物和煤制乙二醇副产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开发出甲基芳香醚系列产品的绿色环保新生产技术。该项目经过系统研究和持续攻关,开发了新型高效催化剂及其规模化量产技术,解决了碳酸二甲酯投料量大、反应效率低等甲基化反应的共性难题;攻克了酚类和碳酸二甲酯甲基化反应的工程放大问题;建成了5000吨/年甲基芳香醚工业化示范装置,实现了首例工业化生产并长周期稳定运行,彻底解决了甲基芳香醚现有硫酸二甲酯生产工艺安全风险高、含盐废水排放高、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高等行业难题,项目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建成的5000吨/年工业化示范装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延伸了煤化工产业链,对于煤化工产业这一我国现代化工支柱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申报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条件。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薛其才
    排名:1
    行政职务:分公司总经理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总负责人,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确定总体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组织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并进行指导和决策。负责项目前期论证、技术方案制定,组织实验室小试、百吨级中试、千吨级示范全链条技术开发工作,负责与其他单位的协调、合作。对创新点1、2、3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1-1.1.3、2.2.1-2.2.4、2.2.7;结题验收附件2.2.8-2.2.13;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科技获奖附件2.2.15-2.2.16;应用经济效益附件2.1.1-2.1.4;应用效益附件2.2.18-2.2.1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石化科技奖,一等奖,苯甲醚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一; 2021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项目,一等奖,苯甲醚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一; 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 2020年,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荣誉称号。
  2. 姓名:寇永利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组织中试及示范装置的设计及建设,负责中试试验方案的制定及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组织开展新产品企业标准及新技术工艺包的编制,对创新点2、3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1.1.1-1.1.3、2.2.1-2.2.4;结题验收附件2.2.8-2.2.11、2.2.13;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科技获奖附件2.2.15-2.2.16;应用效益附件2.2.18-2.2.1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苯甲醚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二。 2021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项目,一等奖,苯甲醚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二。 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3. 姓名:戚文博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组织开展实验室基础研究并编制基础数据包,组织开展副产物甲醇的高值化利用研究,对创新点1、2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1-1.1.3、2.2.1-2.2.4、2.2.7;结题验收附件2.2.8-2.2.9、2.2.11-2.2.12;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科技获奖附件2.2.15;应用效益附件2.2.18-2.2.1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石化科技奖,一等奖,苯甲醚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五; 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4. 姓名:聂颖颖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组织开展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催化剂放大生产、催化剂生产工艺设计等,对创新点1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1-1.1.3、2.2.1-2.2.4;结题验收附件2.2.8-2.2.11、2.2.13;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科技获奖附件2.2.15;应用效益附件2.2.18-2.2.1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苯甲醚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四; 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5. 姓名:严良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中试及示范装置的设计及建设,参与中试试验方案的制定及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参与新产品企业标准及新技术工艺包的编制,对创新点2、3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1-1.1.3、2.2.1-2.2.3;结题验收附件2.2.8-2.2.9、2.2.11;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科技获奖附件2.2.15-2.2.16;应用效益附件2.2.18-2.2.19。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苯甲醚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六。 2021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项目,一等奖,苯甲醚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三。 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6. 姓名:李蕾蕾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实验室基础研究并编制基础数据包,参与副产物甲醇的高值化利用研究,对创新点1、2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1-1.1.3、2.2.1-2.2.2、2.2.4;结题验收附件2.2.8-2.2.9、2.2.11;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科技获奖附件2.2.15;应用效益附件2.2.1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苯甲醚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八。 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7. 姓名:徐桥桥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催化剂放大生产、催化剂生产工艺设计等,对创新点1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1-1.1.3、2.2.1-2.2.2、2.2.4;结题验收附件2.2.8-2.2.9、2.2.11;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科技获奖附件2.2.15;应用效益附件2.2.1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0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苯甲醚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排名第七。 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8. 姓名:拓婷婷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新产品企业标准及新技术工艺包的编制,参与系列甲基芳香醚系列产品下游应用拓展,对创新点3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2、2.2.1-2.2.4;结题验收附件2.2.11;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7;应用经济效益附件2.1.1-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9. 姓名:徐志华
    排名:9
    行政职务: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山东达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对催化剂的合成路径及放大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性补充,参与苯甲醚系列产品下游应用拓展,对创新点1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2.2.5-2.2.6,应用经济效益附件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04年,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2年,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 等奖。
  10. 姓名:高伟伟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新产品企业标准及新技术工艺包的编制,参与系列甲基芳香醚系列产品下游应用拓展,对创新点3有贡献,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应用经济效益附件2.1.1-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1. 姓名:张生军
    排名:11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指导项目前期论证、技术方案制定,指导实验室小试、百吨级中试、千吨级示范全链条技术开发工作,参与与其他单位的协调、合作,对创新点1、2、3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1、2.2.1、2.2.7;结题验收附件2.2.8、2.2.10、2.2.13;科技获奖附件2.2.16;应用效益附件2.2.1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2019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 2020年获陕西石化科学技术一等奖;3. 2021年获陕西省专利奖一等奖;4. 202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 202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6. 2015年被评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7. 2022年获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创新团队。
  12. 姓名:魏景波
    排名:12
    行政职务:分公司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助理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新产品企业标准及新技术工艺包的编制,参与系列甲基芳香醚系列产品下游应用拓展,对创新点3有贡献,其他贡献应用经济效益附件2.1.1-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3. 姓名:张志京
    排名:1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催化剂放大生产、催化剂生产工艺设计等,对创新点1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3、2.2.2;项目验收附件2.2.11;项目鉴定、标定附件2.2.14、2.2.1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4. 姓名:许明杰
    排名:1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中试及示范装置的设计及建设,参与新产品企业标准及新技术工艺包的编制,对创新点2、3有贡献,其他贡献授权发明专利附件1.1.2-1.1.3、2.2.2;结题验收附件2.2.11;项目鉴定附件2.2.1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5. 姓名:谢武强
    排名:15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煤制乙二醇副产碳酸二甲酯物性分析,指导百吨级中试、千吨级示范开发工作,对创新点2、创新点3有贡献,其他贡献项目鉴定附件2.2.1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热载体分段多层低阶煤热解成套工业化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该项目牵头完成单位,负责项目总体规划,组织工艺技术开发,产业化装置建设和产品推广应用,达到了项目预期研究目标,贡献如下: (1)提供了项目开展所需试验场地、仪器设备、研发费用,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2)发明了新型高效催化体系,有效解决了碳酸二甲酯与酚类甲基化反应中碳酸二甲酯用量大,反应效率低等难题; (3)进行了工艺流程及参数的优化,确定了副产物甲醇高值利用路线及三废处理方案,完成了实验室小试、百吨级中试、千吨级示范全链条技术开发,形成了甲基芳香醚系列产品绿色全新生产工艺技术,解决了传统硫酸二甲酯生产工艺安全风险高、含盐废水排放高、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 (4)建设了5000吨/年工业化示范装置,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煤制乙二醇副产碳酸二甲酯和煤焦油提取酚类化合物的高值化利用,延伸了煤化工产业链,对煤化工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显著提升了我省在高端精细化学品制造领域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创效水平。

  2. 单位名称: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贡献: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重要完成单位,在项目实施的多个阶段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作用。在原料供应方面,为项目开展提供了原料碳酸二甲酯,从杂质组成、水分控制、金属离子含量等关键参数角度出发,协助项目团队完成了原料兼容性试验,显著提升了工艺优化效率。在甲基芳香醚产品的分离提纯方面,依托在大型煤化工分离装置上的实践经验,对精馏工艺的设计和操作参数(包括理论塔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温度和压力控制等)进行了系统优化建议和指导。综上所述,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其在煤化工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工程实践经验,为项目提供了从原料品质控制、工艺匹配性优化到产品分离纯化的全链条技术支持,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和产业化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3. 单位名称:山东达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贡献:山东达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充分依托前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对催化剂结构设计思路与合成工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显著提高了研发效率,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对催化剂的合成路径及放大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性补充,促进了催化剂从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的应用,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公司在苯甲醚下游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合成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实现了进口替代,有效延伸了下游产业链。

  4. 单位名称: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产业化推动作用,为邻苯二甲醚在下游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依托其强大的下游产品销售系统和生产平台,系统性地验证了以邻苯二甲醚为关键原料合成烯酰吗啉的工艺路线,全面评估了其产品纯度、收率及批次稳定性,证实了该路线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可靠性与优越性,为相关农药产品的高品质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特定杂质组分,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建设性的控制方案,这些意见直接促进了邻苯二甲醚粗产品提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显著提升了核心指标。通过上述系列合作,大幅增强了邻苯二甲醚作为关键中间体的产品竞争力,为其在农药、新材料等更广阔领域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市场动力,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5. 单位名称:大名县名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贡献:河北大名县名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对苯二甲醚产品纯化及下游应用开发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有效增强了对苯二甲醚用于合成颜料黄83的产品品质及稳定性。在纯化技术方面,针对粗产品中存在的特定杂质组分,提出了系统性的控制建议与工艺优化方案,有效完善了分离与提纯流程,不仅大幅降低了关键杂质的残留量,还有力保障了最终产品的高纯度和优良的批次一致性。此外,公司始终坚持开展批量应用验证工作,通过对不同批次对苯二甲醚在实际合成应用环境中的持续测试与效能分析,积累了宝贵的应用数据,有效推动了对苯二甲醚下游应用性能突破,为下游产业链的价值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