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能源与化工组 | | 项目名称: | 燃气全产业链智能协同与减碳运行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化工学会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本项目针对天然气全产业链点多、线长、面广的固有属性,直面其衍生的安全管控碎片化、风险响应滞后等核心问题,尤其是在全省燃气平稳保供目标下,聚焦调峰波动、低碳转型、协同困难三大难点开展系统性技术攻关。项目以LNG调峰工厂为枢纽核心,开发了BOG停机回收、冷热协同、低温碳排监测等多项专利专有技术,首次实现停机BOG零放空、-162℃碳排放监测精度±2%,达到调峰高效、低碳、稳定效果。并以此为基础统一数据标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建立异构系统数据标准体系与生产经营数据交换枢纽,形成数据监测、安全预警、处置响应全产业链智能协同。形成三大创新点:1.发明了一种“调峰碳回收—冷热协同联供—余压发电补能”一体化技术,首次实现停机BOG零放空,整体达到调峰高效、低碳、稳定;2. 研发了多维度低温碳数据采集技术,定义专属参数与碳排放量化关系,开发碳排放预测算法,形成具有LNG低温工艺特色的碳资产数字化管理体系;3. 建立了异构系统数据标准体系与生产经营数据交换枢纽,形成数据监测、安全预警、处置响应全产业链智能协同。项目已在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液化天然气储备运销有限公司、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有效解决了企业在调峰保供、低碳转型、安全协同方面的实际问题,近两年新增销售额9.45亿、创造利润2.31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范例。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李谦益
排名:1 行政职务:党委委员、分管领导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项目的全面工作,设计研究思路,确定研究内容,制定具体研究计划方案,全面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并参与具体研究工作,对创新点一、二作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5.1、2.2.18。主要贡献为:
(1)提出了项目总体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等;
(2)推动“调峰碳回收—冷热协同联供—余压发电补能”一体化低碳调峰技术在系统内部推广应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8年9月获2018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获奖项目《基于在线仿真的油气管网压力分布相关性分析泄露检测技术》,完成人排名第1位,证书无编号。
2016年9月获第二十一界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奖项目《管道完整性数据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完成人排名第1位,证书编号20162595。
2012年12月获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管道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陕西省天然气输气管道数字化管网系统建设》,完成人排名第1位,证书编号2012020602。 - 姓名:宋旭东
排名:2 行政职务:执行董事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陕西液化天然气储备运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协调各方资源,统筹项目资源投入,参与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制定,全面推动技术成果在系统内工业化应用,对应创新点一、三作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1.2、1.5.1、2.2.6、2.2.7。主要贡献为:
(1)牵头研发并提出冷热能综合利用的LNG调峰气化系统。
(2)研发并提出天然气液化储备调峰工厂特种作业全过程管理系统。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基于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的工艺创新及应用实践》,完成人排名第1位,证书无编号;
2025年陕西省化工学会授予2025年度陕西石化科技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燃气全产业链数智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行业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2位,证书编号:2025-1-16-R2
2025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液化天然气调峰工厂蒸发气(BOG)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2,证书编号2025-2-4-R2。 - 姓名:王新安
排名:3 行政职务: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负责人,全面具体负责项目主体工艺研发及项目筹备,研究并决策项目重大事项,对创新点二、三作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5.1、2.2.18。主要贡献为:
(1)开发了工业环境下的视觉数据监控与运行分析系统;
(2)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工厂运行状态评估系统;
(3)开发了基于视频分析的智能生产线运行管理系统;
(4)组织实施全产业链数据监测、安全预警、处置响应智能协同。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年6月获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燃气全产业链数智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行业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1位,证书编号2025-1-16-R1。
2025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液化天然气调峰工厂蒸发气(BOG)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4,证书编号2025-2-4-R3。
2025年7月获2025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项目三等奖,获奖项目《一种燃料电池冷热联供装置及示范应用技术创新》,完成人排名第2位,证书无编号。 - 姓名:张鹏
排名:4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陕西液化天然气储备运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主要负责LNG调峰工厂高效、低碳、稳定工艺开发与实际应用,组织LNG调峰工厂数字孪生、BOG回收等重点工程实施,对创新点一、二、三作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1.1、1.1.3、1.5.1、2.2.1、2.2.4、2.2.5、2.2.8。主要贡献为:
(1)发明了一种LNG加气站积液池装置,并推动在杨凌LNG调峰工厂实际应用;
(2)发明了一种天然气余压压差发电装置,并组织实施应用;
(3)开发了LNG调峰工厂数字孪生系统、智能巡检系统、楼宇自控及环境监控系统等项目智能协同部件子系统。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1年陕西省双创大赛一等奖《一种LNG加气站积液池装置》,完成人排名第1,无证书编号;2022年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一般工业项目),完成人排名第1,项目编号2022GY-187;2025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燃气全产业链数智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行业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5,证书编号2025-1-16-R5;
2025年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液化天然气调峰工厂蒸发气(BOG)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4,证书编号2025-2-4-R4。 - 姓名:田丰
排名:5 行政职务:财务总监 技术职称:高级经济师 工作单位:陕西液化天然气储备运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财务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财务预算、资金保障、经费管理以及实施监督,对创新点一、二、三作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5.1、2.2.7。
(1)开发了LNG调峰工厂设备健康管理系统;
(2)开发了LNG调峰工厂在线交易平台.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荣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基于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的工艺创新及应用实践》,完成人排名第3位,证书无编号;
2024年荣获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省部级立项课题一等优秀,获奖课题《“双碳”目标下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独立完成,证书无编号。 - 姓名:崔少军
排名:6 行政职务:部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液化天然气储备运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主要负责LNG调峰工厂的低碳工艺运行及全产业链安全监控与快速处置,组织攻关相关技术难点,对创新点一、三作出创造性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5.1、2.2.2。
(1)研发了一种BOG压缩机双冷却系统;
(2)开发了智能生产线运行管理系统与视觉数据监控与运行分析系统,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安全监控与处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3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基于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的工艺创新及应用实践》,完成人排名第2位,证书无编号。
2024年陕西省科协授予三新三小创新竞赛活动三等奖,获奖项目《高效能自调压LNG卸车装置》,完成人排名第1位,证书无编号。
2025年陕西省化工学会授予2025年度陕西石化科技奖二等奖,获奖项目《蒸发气(BOG)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6位,证书编号:2025-2-4-R7。 - 姓名:王大为
排名:7 行政职务:助理主管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项目技术调研、方案制定、可行性论证等前期工作,参与工业化示范装置设计、建设等过程,对创新点一、二、三作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1.5、2.2.18。主要贡献为:
(1)制定产业链数据标准,开发生产经营数据枢纽;
(2)开发LNG库存管理系统与需求预测模型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5年6月获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燃气全产业链数智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行业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7位,证书编号2025-1-16-R7。
2025年6月获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液化天然气调峰工厂蒸发气(BOG)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完成人排名第9,证书编号2025-2-4-R9。
2024年10月获陕西省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基于TRIZ理论解决城市燃气调峰数字化效能低下的难题》,完成人排名第2,证书无编号。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陕西省燃气产业专业化投资运营主体,立足全省燃气“一张网”建设与发展战略,在项目中发挥统筹引领与资源整合核心作用。一是牵头制定项目整体技术攻关方向,聚焦燃气全产业链安全协同、低碳转型核心痛点,整合集团内外部科研力量、产业资源,搭建多学科联合攻关平台,为项目系统性技术突破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推动项目技术与全省燃气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将 “调峰低碳化”“碳资产数字化”“全产业链协同”等创新技术纳入集团燃气业务发展规划,指导下属企业开展技术落地应用,助力解决全省燃气调峰保供、低碳转型行业难题;三是牵头开展项目成果推广示范,依托集团覆盖全省的燃气产业网络,推动技术在省内多地燃气企业试点应用,形成可复制的“技术+产业”推广模式,为国内燃气行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提供实践范例,有力支撑陕西省能源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落地。
- 单位名称:陕西液化天然气储备运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液化天然气储备运销有限公司作为陕西燃气集团全资子公司及西安液化天然气(LNG)应急储备调峰项目建设运营主体,是项目核心技术研发与工业化应用的关键载体。一是在技术研发阶段,结合公司LNG应急储备调峰项目建设需求,提供真实工业场景与工艺参数支持,针对LNG工厂停机BOG回收、冷热电联供、低温碳数据采集等核心技术,开展多轮工业试验与优化,推动技术从实验室研发走向实际应用,例如在西安 LNG 应急储备调峰项目中,完成 “调峰碳回收—冷热协同联供” 一体化技术工业验证;二是在技术落地阶段,作为项目首个工业化应用单位,率先将LNG调峰预测及罐存管理系统、碳资产管理平台、全产业链智能协同技术等应用于西安LNG应急储备调峰项目,覆盖项目储罐群、长输管网对接等关键环节,为项目技术工业化验证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三是在成果推广阶段,总结自身技术应用经验,为集团内其他LNG项目及省内同类企业提供技术应用参考,助力项目成果快速转化,有效支撑全省天然气应急保供与低碳运行目标实现。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