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能源与化工组
项目名称: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针对低渗超低渗油藏老油田裂缝多、开采困难、驱油效率严重下降的问题,该项目团队通过多年技术积累与实践,从作用机理出发进行材料设计,并结合室内、现场试验,开发了低渗超低渗油藏老油田急需的智能可膨胀高效堵水体系、深度溶蚀-转向多功能酸性压裂体系和超微纳高效化学驱油体系,用于“旧缝封堵-压裂二次造缝-高效化学驱油”,有效助力低渗超低渗油藏持续增产,以提高原油采收率。高效堵水体系从分子水平上掌握“高分子结构-延时交联机制-固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可有效解决现有特高含水期老油田封堵效果差的问题,实现了低粘度、高强度、高韧性和高附着力的目标。深度溶蚀-转向-压裂多功能体系通过化学/物理减速剂的设计与复配,降低对H+传质速度,并利用可控降解高分子使应力压裂转向,开启多维复杂裂缝,通过酸压和暂堵协同实现老油田储层缝网深度改造,大幅提高裂缝泄流面积,为油藏高效驱替提供条件。超微纳高效化学驱油体系,确定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滴启动条件,大幅提升驱油效率。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件,其中34件成功转化。在陕西铭锐石油、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等企业应用。自应用以来,新增销售额35.42亿元,新增利润6.38亿元。 经所在高校核查,项目组完成人政治立场坚定、表现良好,师德师风优良,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本项目已在所有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的完成单位、工作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无异议。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费贵强
    排名:1
    行政职务:副校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2.对创新点 1 中功能高分子堵水材料进行分子设计,指导部分合成与应用; 3.对创新点 3 中高效超微纳米驱油剂开发与应用进行分子设计,课题指导; (附件1-1-1发明专利,附件2-1-3-1项目验收证明,附件2-1-1-3项目验收证明,附件2-1-1-4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1完成人
  2. 姓名:王晨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负责课题的立项与管理; 2.对创新点 2 中多功能压裂体系进行分子设计,指导部分合成与应用; 3.对创新点 3 中各类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开发进行分子设计。 对创新点(2)(3)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附件1-1-2发明专利,附件2-2-1发明专利,附件2-1-1-1项目验收证明,附件2-1-2-4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2完成人
  3. 姓名:问晓勇
    排名:3
    行政职务:新区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课题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总体指导; 2.对创新点 2中多功能压裂体系,参与产品应用; 3.对创新点 3 中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开发进行应用指导。 (附件2-1-1-1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3完成人
  4. 姓名:张瀚澜
    排名:4
    行政职务: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氢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创新点 2 中多功能压裂体系的开发进行应用指导; 2.对产品的放大生产提供指导; 3.对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指导。 (附件2-1-2-1项目结题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5. 姓名:刘笑春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创新点 2 中多功能压裂体系的开发进行应用指导; 2.参与创新点3 中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3.对产品的放大生产提供指导。 (附件2-1-1-2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5完成人
  6. 姓名:贾玉琴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创新点 2 中 多功能压裂体系的开发进行应用指导; 2.参与创新点3 中复合驱油剂的应用; 3.对产品的放大生产提供指导。 (附件2-1-1-2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18.02:安塞特低渗油藏整体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担任角色主要参加,排名5 2、2019.11,《低渗透油田聚合物微球改善水驱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担任主要完成人,排名第8。
  7. 姓名:张翔
    排名:7
    行政职务:实验中心主任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对创新点 2 中多功能压裂体系的开发进行应用指导; 2.参与创新点3 中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3.对产品的放大生产提供指导。 (附件2-1-1-1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4完成人
  8. 姓名:白阳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参与创新点 2中多功能压裂液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和课题总结; 2.参与创新点 3 中复合驱油剂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 3.对产品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附件2-1-2-1项目结题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7完成人
  9. 姓名:代方方
    排名:9
    行政职务:系主任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参与创新点 2 中 多功能压裂体系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 2.参与创新点 3 中复合驱油剂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和课题总结; 3.参与产品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附件 2-1-2-1: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8完成人
  10. 姓名:张康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参与创新点 1 中有机无机堵水剂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 2.参与创新点 3 中复合驱油剂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 3.参与产品的放大生产。 (附件1-1-3发明专利 3;附件 2-1-3-1: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10完成人
  11. 姓名:辛华
    排名:1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参与创新点 3中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 2.参与产品的放大生产。 (附件2-1-1-2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12. 姓名:杨晓武
    排名:1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1.参与超微纳化学驱油体系驱油剂的开发,指导学生实验; 2.参与产品的放大生产,优化生产工艺。 (附件2-1-1-1项目验收证明)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系列高性能化学品的构筑及产业化,第9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陕西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陕西科技大学是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本项目组成员所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及科技处等单位在科研工作安排、研究条件、实验检测设备、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确保了项目的完成并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贡献如下: 1.组织人力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与研究,负责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2.在实验场地、仪器设备方面、分析测试仪器的使用以及评审验收等方面为项目提供便利和支持,对关键问题的研发及解决提供协助; 3.利用会议、交流会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项目成果。

  2. 单位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单位贡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是本项目的合作完成单位,公司在科研工作安排、研究条件、实验检测设备、现场试验、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确保了项目的完成并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贡献如下: 1.组织研究团队进行实验方案讨论,负责项目的现场实验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2.在实验井、驱替设备以及评审验收等方面为项目提供便利和支持,开放与项目实验研究相关的实验设备及设施; 3.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定期跟踪和把关,并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试验中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以适应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3. 单位名称:陕西氢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氢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是本项目的合作完成单位,公司在现场试验、产品推广、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确保了项目的完成并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贡献如下: 1.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方案讨论,负责项目的现场管理、协调和监督等工作; 2.在实验井、压裂设备以及产品推广等方面为项目提供便利和支持。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