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农林养殖组 | | 项目名称: | 食用菌安全生产及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产业化开发 |
| 提名单位: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凭借产量稳定和经济效益高等优势被大面积推广,然而,栽培料多为果树修剪枝条,其在种植过程中因施肥和使用农药等,极易导致食用菌中化学污染物超标。此外,食用菌栽培及加工还面临生产不规范、加工产品单一等诸多挑战。因此,本项目围绕食用菌质量安全及功能化加工开展了系统研究:(1)明晰了化学污染物本底值,揭示了黑木耳栽培基质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抗生素的迁移转化规律。(2)解析了栽培过程中黑木耳内源性甲醛的产生机制,揭示了其与黑木耳品质形成的互作关系;阐明了二氧化硫处理对黑木耳颜色变黑发亮的作用机制。(3)成功建立了黑木耳栽培中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控制技术;利用超声-电解水、等离子体水、脉冲强光等非热处理技术,有效降低了黑木耳中农药残留、抗生素、内源性甲醛及残留二氧化硫含量,建立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的HACCP体系,制定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4)开发了益生菌发酵黑木耳酱及香菇汁等系列新产品。
该项目立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紧密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突破。提名者认真审阅了项目材料,内容真实,科技应用意义重大,逻辑严密、系统性强、可靠性高。技术成果在秦巴山区食用菌栽培及加工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高振鹏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项目人。负责项目研究计划、技术路线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在本项目完成了食用菌中内源性甲醛、残留二氧化硫、农残及重金属的安全控制研发工作,承担了食用菌功能产品开发、功效评价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对创新点1、2、3、4做出了重要贡献(必备附件1-2,5;其他附件2.2-2.8、2.11、2.12、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2010年 苹果及其果汁主要危害物的识别与控制,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11)(2010-1-019- R3);(2)2006年 苹果浓缩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11)(05- 1-029-R3);(3)2004年 苹果果糖生产技术,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9)(02-2-059- R4);(4)2011年 以果汁为代表的食品品质评价多维空间融合技术及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9/11)(2011-1-10-R9)。 - 姓名:董照锋
排名:2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人,主要负责木耳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的迁移及控制技术研究、大田试验及其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主编《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制定发布《黑木耳生产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参与了项目总结及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在项目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落实作用,促进了项目成果的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在创新点1.2.3做出了重要贡献(必备附件1.2-1.3;其他附件2.1、2.8、2.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李鸣雷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承担了食用菌功能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及培训工作起到了突出贡献。对创新点4做出了支撑(合作论文未列入附件;其他附件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祁建钊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承担了本项目在陕南的食用菌安全生产的推广工作(其他附件2.1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刘斌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了食用菌安全生产的研究及其标准制定工作,同时参加了食用菌安全生产及示范推广工作,对创新点1和3有实质性贡献(必备附件1.2地方标准、其他附件2.11获奖证书)。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聂淼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农艺师 工作单位: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人,主要参与木耳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的迁移及控制技术研究和大田试验工作,参与木耳及栽培基质中抗生素转移转化规律研究,参编《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参与制定《黑木耳生产管理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协助开展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在创新点1.2.3做出了重要贡献(必备附件1.2-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王兴楠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承担了在食用菌中内源性甲醛的迁移规律、产生机理以及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对创新点2、3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他附件2.2-2.3、2.5-2.6、2.8、2.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李宏才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参加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完成了二氧化硫处理黑木耳的机理研究、残留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开发及益生菌发酵黑木耳酱的研究工作,对创新点2、3、4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他附件2.2-2.4、2.6-2.7、2.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梁静静
排名:9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参加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完成了益生菌发酵香菇汁的研究及推广工作,进行了益生菌发酵对香菇多糖结构修饰改性研究工作,对创新点4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他附件2.4-2.5、2.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任毅晨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参加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完成了二氧化硫处理黑木耳的变色机理研究以及残留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开发工作,对创新点2、3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他附件2.2-2.3、2.8、2.11)。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项目组织实施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开展了创新点1、2、3、4 的研究及推广工作 ,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落实作用,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为项目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了项目成果在陕西省范围的示范推广。
- 单位名称: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单位贡献:主要负责木耳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的迁移及控制技术研究、大田试验及新技术推广的组织实施,编写及出版《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著作,制定了《黑木耳生产管理技术规范》、《香菇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负责组织食用菌安全控制新技术在商洛食用菌企业的技术推广工作,参与项目总结以及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