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农林养殖组 | | 项目名称: | 陕西地方马品种遗传资源挖掘、保护及利用 |
| 提名单位: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本项目属于畜牧学科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畜禽良种是畜牧业的核心,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硬性保障,也是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载体。马产业是当前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不仅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还能培育体育和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满足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弘扬中华马文化。挖掘国内优异地方马种质资源,开展科学保护并向适合当前经济社会需要方向进行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挖掘了陕西省内宁强马这一珍贵的矮马资源,引起国家重视并设立了国家级保种场,通过提供科学的保种方案,使宁强马得以保存至今并得到广泛推广,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上个世纪陕西省内育成的挽乘兼用型关中马品种,根据当前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通过调整保种方案和选育方向,使关中马初步符合运动型用马的要求,填补了国内运动型用马品种的空白,改变了以前只能从国外进口的趋势,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基于此,同意提名项目“陕西地方马品种遗传资源挖掘、保护及利用”参评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党瑞华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宁强马和关中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保种方案制定及选育、技术推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创新点2、3、4有贡献,是代表性论文第7-10篇的作者,是后期宁强马、关中马保种方案制定者之一,见其他附件2-3、2-4宁强马、关中马保种方案。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参与)
(2)遗传背景对先天性巨结肠症的修饰及修饰基因的QTL分析,日本实验动物医学会前岛奖(2011)
(3)携带Ednrb基因突变的先天性巨结肠症动物模型的开发,日本兽医学会大会长奖(2012) - 姓名:张涛
排名:2 行政职务:研究生院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宁强马和关中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创新点2做出贡献,是代表性论文6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宁强马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 - 姓名:雷初朝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宁强马和关中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保种策略制定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对创新点2-4有贡献,是代表性论文7-10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 雷初朝(2/11),中国黄牛经济性状重要基因发掘、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陈宏,雷初朝,昝林森,蓝贤勇,张春雷,李青旺,黄永震,房兴堂,孙加节,张宝,张良志)
(2) 雷初朝(2/9),西北五省区重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姓名:侯文通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带队挖掘了宁强马遗传资源,并在宁强马和关中马的品种鉴定、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保种策略制定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关中马企业标准及2个品种保种方案的制订者之一,对创新点1有贡献,见主要知识产权2及其他附件中2-3、2-4宁强马、关中马保种方案。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曾因工作成绩显著,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主持或主要参加的“中国西北重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研究”,“关中马培育研究”,“我国畜禽生理常值”,分获省、部级—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发表独著和第—作者研究论文30余篇。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 姓名:雍兴钰
排名:5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宁强马保种方案执行,在宁强马保种策略的执行、技术推广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对创新点1-2有贡献,见其他附件中的宁强马应用情况和效益佐证。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李勤荣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畜牧师 工作单位: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在宁强马保种方案的执行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对创新点1-2有贡献,见其他附件中宁强马应用证明及2-3宁强马保种方案。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郭全胜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关中马保种策略的执行、技术推广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对创新点3有贡献,见其他附件中关中马应用证明及2-4关中马保种方案。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韩浩园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在宁强马和关中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创新点4有贡献,是代表性论文7、9-10的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本项目的主持单位,给予该项目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和必备的支撑条件,为本项目提供了相关的仪器设备和研究平台,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 单位名称:陕西理工大学
单位贡献: 陕西理工大学张涛教授在项目实施期间,给予了相当重要的技术支持,并负责了一部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 单位名称: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
单位贡献: 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作为本项目的合作单位,给予该项目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和必备的畜牧资源,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 单位名称: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 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关中马保种场作为本项目的合作单位,给予该项目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和必备的畜牧资源,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