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农林养殖组
项目名称:秦巴山地魔芋高产高效生理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提名单位: 安康市人民政府
提名等级: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历时10余年攻关研究,在魔芋新品种选育和引进、种芋三级繁育体系构建及魔芋连作障碍消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选育出陕西首个魔芋新品种“秦魔1 号”,引进探索出低海拔优质鄂魔芋1 号、远杂3 号、白魔芋和珠芽魔芋等优质高产抗病魔芋新品种在秦巴山区适宜种植区域进行示范推广,揭示魔芋病害发生机理,探索出魔芋连作障碍消减方法,创新“林-田”魔芋种芋-商品芋循环生产模式,创建魔芋新品种示范推广模式,促进了以安康为主的陕南山区成为全国魔芋四大种植区之一,研发的魔芋林下种植技术已成为全国魔芋主要种植模式,在全国各魔芋产区广泛应用。 项目选育和引进魔芋新品种5个,申报发明专利10件(授权4 件),制定省市地方标准3 项12 件,团体标准2项4 件,发表论文47 篇,出版魔芋专著3 部,获地市级科技奖3 项。“安康魔芋”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岚皋魔芋”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项目有效解决了制约安康乃至我国魔芋产业发展存在的病害发生严重和种芋严重不足的技术瓶颈,并在陕南适宜地区等地进行了示范推广。2022-2024年在安康及域外累计推广187.28 万亩,新增纯收益18.23 亿元。 经审查,项目相关信息已完成提名公示,公示结果无异议。我单位认真审阅了申报材料及完成人资格,确认申报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填写符合要求。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李川
    排名:1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建立魔芋种质资源圃,选育陕西首个魔芋新品种“秦魔1号”,开展魔芋开花机理和种芋繁育技术研究,进行新品种示范推广、数据统计、报告编写等工作,是整个项目的设计及实际完成人之一。佐证材料:必备附件1-1:秦魔1号新品种证书(对应创新点一);必备附件1-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实生种子快速繁育方法(对应创新点三);其他附件2-1-2:《“秦魔1号”魔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对应创新点三);其他附件2-1-3:CSCD论文花魔芋花芽和叶芽的转录组分析(对应创新点一);其他附件2-1-5:CSCD论文“魔芋新品种‘秦魔1号’”(对应创新点一)等。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秦魔一号”魔芋新品种选育研究,安康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2015年,排名第2。 魔芋新品种选育与种芋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年,排名第1。
  2. 姓名:何斐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自2016年参加本项目以来,主要参与安康市种芋基地建设、 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 参与完成了发明专利“ 一种魔芋实生种子快速繁育方法”(ZL201710713728.2) (对应创新点三,必备附件1-3),秦巴山区“鄂魔芋1号”魔芋栽培技术规范(团体标准TB/AKMX-01-2020,对应创新点四,其他附件2-4-4)。在《西北农业学报》发表了CSCD论文“菌剂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生长、生理代谢和发病率的影响”(对应创新点二,其他附件2-1-4)。在《江苏农业科学》发表核心论文“富硒魔芋特色产业链‘紫阳实践’发展模式探讨及启示”(对应创新点四,其他附件2-1-6)。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魔芋新品种选育与种芋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年获省教育厅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第3完成人)
  3. 姓名:牛义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收集魔芋资源,引进国际品种2个,建立全球最大的魔芋资源圃,选育重庆首个魔芋新品种“渝魔1号”,开展魔芋耐热调控机理、魔芋球茎膨大机理以及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新品种推广应用研究、数据统计、报告编写等工作,是整个项目的设计及实际完成人之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五。(证书编号:2024-J-2-08-D01)
  4. 姓名:刘欢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该同志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魔芋病害发病机理、田间试验、防治等工作,以魔芋病害为研究对象,主持完成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安康市科技计划、陕西省教育厅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为本项目魔芋病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数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5. 姓名:刘列平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岚皋县魔芋产业发展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具体承担岚皋县“魔芋大田健身栽培与林下种植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任务落实、组织协调、检查验收和项目总结。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魔芋新品种选育与种芋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年获省教育厅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第6完成人)
  6. 姓名:崔鸣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自参与项目以来,一直从事安康市种芋基地建设、 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参与完成秦魔1号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对应创新点一,必备附件1-1),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魔芋实生种子快速繁育方法 (ZL201710713728.2) ” (对应创新点三,必备附件1-3), 主编《安康魔芋大事记—1986-2018年》和《魔芋产业发展实践与认识》专著(对应创新点二,其他附件2-3-1)。参与制定《“秦魔1号”魔芋商品芋大田栽培技术规范》安康市魔芋产业发展协会团体标准TB/AKMX-02-2016(对应创新点四,其他附件2-4-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魔芋新品种选育与种芋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年获省教育厅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第2完成人); 2.“秦魔一号”魔芋新品种选育研究,2015年获得安康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第1完成人)。
  7. 姓名:王瑞娴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参与安康市种芋基地建设、 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发表“花魔芋花芽和叶芽的转录组分析” 等论文(对应创新点一:其他附件2-1-3)。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魔芋新品种选育与种芋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年获省教育厅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第4完成人)
  8. 姓名:魏远亮
    排名:8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陕西安康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本人自负责陕西安康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以来,与国内科研院所及高校积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主导和参与实施了秦创原产业聚集区“四链”融合等多个科技项目,开展的富硒魔芋产业化开发和种植推广及技术研究,单位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本人和单位现任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分会副会长。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9. 姓名:王罡
    排名:9
    行政职务:站长
    技术职称:正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自参加本项目以来,主要开展安康市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撰写发表了“对安康市魔芋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对应创新点一,其他附件2-3-2)论文。参与制定秦巴山区“鄂魔芋1号”魔芋栽培技术规范(团体标准TB/AKMX-01-2020,对应创新点四,其他附件2-4-4)。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参加完成的《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安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第八完成人)、《魔芋大田健身栽培与林下种植技术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22年被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授予“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24年被中共安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聘为安康市科技创新智库专家。
  10. 姓名:贺茂昌
    排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农艺师
    工作单位: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本项目以来,主要开展魔芋新品种“秦魔1号”“鄂魔芋1号”等种芋基地建设、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病害防治试验示范研究;每年到镇村培训30余场次,编写印发技术资料一万余份。参与制定了““秦魔1号”魔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团体标准TB/AKMX-01-2022,对应创新点三,其他附件2-1-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单位名称:安康学院
    单位贡献: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 人才为主要任务,以“ 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办学方向,利用自身人才 和硬件条件积极推动陕西魔芋产业的发展。 学校组建的“ 魔芋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科研创新团队”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与4项,主持省级以 上重大项目4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0余项,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选育花魔芋新品种 “ 秦魔1号” 制定并颁布魔芋地方标准1部,团体标准5部。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该项目 技术科研攻关和推广工作,在魔芋开花机理、病害侵染分子机制开展了相关探索工作,在种芋繁育方面提 出了种芋三级繁育配套技术,在技术推广中深入山区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为安康的魔芋产 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 单位名称:陕西安康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陕西安康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恒口示范区,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魔芋育种、魔芋种植、产品研发、收购、加工、销售及进出口等。2022年以来,公司承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富硒魔芋产业园”和“苏陕协作”建设项目,与国内科研院所及高校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荣获2019-202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获批省级“富硒魔芋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获批实施2024年秦创原产业聚集区“四链”融合科技项目(多功能魔芋胶柔性加工关键技术及新型富硒魔芋制品研制与应用),参与2024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富硒魔芋预制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2025年当选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分会副会长单位,安康市魔芋产业发展协会副会长单位、挂靠单位。

  3. 单位名称:西南大学
    单位贡献: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西南大学建有农业部魔芋研究中心等10余个部省校级研究平台,建成了全球最齐全的魔芋种质资源圃,打造了我国魔芋资源研究、品种选育、栽培及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中心。西南大学组建了国内最早的魔芋研发团队,致力于魔芋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参与项目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参与4项,主持省级以上重大项目5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制定并颁布魔芋地方标准2部,团体标准8部。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该项目技术科研攻关和推广工作,在魔芋遗传进化关系、魔芋生长发育机制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参与白魔芋等新品种示范推广项,参与修订“秦魔1号”魔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等工作,为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4. 单位名称: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单位贡献:本单位在参与“秦巴山地魔芋高产高效生理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主要负责安康全市各县魔芋新品种种芋基地建设、病害防控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我中心积极配合项目主持单位和专家团队,承担了新品种与新技术在本市生态区域内的适应性验证与本地化优化任务。利用覆盖全市的试验示范基地网络,系统开展了“秦魔1号”“鄂魔芋1号”等新品种的区域性栽培试验,验证了其抗病性、丰产性及适应性,为技术规程的制定提供了关键的区域性数据支撑。同时,针对本市气候与土壤特点,对项目研发的绿色防控技术与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技术参数的本土化微调与优化,使其更贴合本地生产实际,提升了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应用推广方面,我中心负责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核心示范区,并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会、田间指导等多元化形式,将项目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精准送达至基层农技员与广大芋农。

  5. 单位名称:岚皋县魔芋产业发展中心
    单位贡献:由我局申报获得安康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的“林下魔芋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是市县多个单位多年研究与实践的科技成果,为秦巴山地魔芋高产高效生理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秦巴山地魔芋高产高效生理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我县连续多年的示范和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有效带动了我县农户大力发展魔芋种植,显著促进了当地农户增收、脱贫攻坚和地方经济发展。我县作为“秦魔1号” 新品种的主要繁育基地,新品种不断扩散到安康其他县区,并被同处秦巴山 区的湖北、重庆、四川和汉中、商洛等地魔芋产区引进示范推广,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在示范推广中,我局牵头制定了《魔芋标准综合体》陕西省地方标准1件8项,“ 岚皋魔芋” 荣获农业农村 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魔芋林下种植被中国魔芋协会评价为“岚皋模式” 向全国推介,已成为全国魔芋三大种植模式之一。我县被中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 和“中国魔芋之乡” 。“岚皋魔芋基地” 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种植业“三品一标” 示范基地。

  6. 单位名称:岚皋县烛山食业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在岚皋县本公司合作社建立南宫山魔芋种植园区和天坪村魔芋种植园区2个市级种植园区。该项目在本公司南宫山魔芋园区和天坪村良种基地进行“秦魔1号”种芋原原种、原种和商品种芋、商品芋的大面积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农户300户发展魔芋,其中贫困户63户,户均增收2000元。 项目完成期内还对魔芋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进一步开展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控与优质富硒魔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完成建设4000亩的优质富硒魔芋基地。制定出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控技术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抗病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7. 单位名称:岚皋县蔺河镇立新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
    单位贡献:在岚皋县负责“秦魔1号”‘鄂魔芋1号’“远杂3号”、白魔芋和珠芽魔芋等抗病优质新品种的繁育及示范推广,陆续引进远杂6号、8号、10号、11号,致优1号和2号等杂交魔芋品种,建设种芋资源圃。开展魔芋病害绿色综合防控等研究,制定魔芋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魔芋病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标准,扩大新品种种芋繁育、生产示范,加快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增产效益。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组织社员和相邻村组农户繁育杂交魔芋种芋,帮助社员和相邻村组农户进行种芋销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