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农林养殖组 | | 项目名称: | 稀有人参皂苷多酶协同催化体系构建及绿色转化技术研究 |
| 提名单位: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 提名等级: | 三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由西北大学牵头、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完成,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然活性产物生物制造技术”项目,针对稀有人参皂苷CK制备中低转化率、底物抑制、酶循环难等行业瓶颈,于2021年启动研发,历时四年取得系统性突破。
项目首次实现糖苷酶Bs-YjiC及SS-BGL精准改造,显著提升催化性能与热稳定性;构建绿色催化体系,开发酶固定化技术,降低酶使用成本,形成“高效酶催化剂-绿色反应介质-可循环工艺”完整技术体系。依托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支撑,在宁夏贵合源、河南永安等企业验证应用,使CK转化率从65%提至85%,单批次处理量达50 kg,人均产能提升35%,成本大幅下降。
项目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7项(含美专2项),技术还拓展至黄酮类糖苷水解、纤维素降解领域,累计为合作企业带来收入2207.16万元、利润637.89万元,节约成本651.45万元,推动下游产品降价,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产学研融合紧密,技术原创性强、应用成效突出,引领天然产物药用制备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发展,符合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申报条件,特此提名。 |
| 项目简介: |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李伟娜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核心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统筹整体研发进程与资源调配,牵头攻克酶分子定向改造关键难题。主导糖苷酶Bs-YjiC及SS-BGL精准改造研究,通过分子设计与实验优化,显著提升酶的催化性能与热稳定性;依托“西部资源创新药物绿色智造”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高效酶催化剂-绿色反应介质-可循环工艺”技术体系核心框架,推动多酶协同催化体系落地;牵头申报7项发明专利(含2项美国专利),保障核心技术产权;协调产学研合作,指导团队解决工业化适配性问题,推动技术在宁夏贵合源等企业验证落地,为CK转化率提升至85%、成本降低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是项目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核心推动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6年获“陕西省科技新星”称号;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7/10),并参与通过“成果鉴定1项(产品填补国际空白,排名6/17)”。其研究方向聚焦酶催化与胶原蛋白生物合成,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SCI论文27篇,授权专利11件,相关成果在绿色催化与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创新应用价值。 - 姓名:申文凤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导β-糖苷酶SS-BGL的定向进化研究,采用易错PCR、DNA改组等技术构建含5000株突变体的文库,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出热稳定性与催化活性双重提升的突变体,其在60℃下活性保留率较野生型提升60%。系统测试突变体在40-60℃、pH5.0-8.0条件下的酶活保留率,确定突变体最适反应条件,解决传统酶热稳定性差、工业应用易失活的问题;开展突变体结构与功能关联分析,探究氨基酸突变对酶空间构象与催化机制的影响;整理实验数据,形成SS-BGL突变体改造技术方案,为绿色催化体系构建提供稳定酶源,在河南永安应用中延长酶使用寿命至15天,助力项目突破底物抑制瓶颈,提升技术的工业适配性。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徐茹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聚焦酶发酵工艺优化,通过调整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参数,提升糖苷酶Bs-YjiC与SS-BGL的发酵产量与活性,降低酶制剂生产成本超15%。负责酶发酵工艺的中试放大与稳定性验证,解决实验室工艺到工业生产的衔接难题,确保酶活性在放大过程中保留率达90%以上;参与宁夏贵合源、河南永安等企业应用验证,提供酶发酵工艺技术指导,协助企业适配新型催化体系;测试不同发酵条件下酶的工业适配性,为酶固定化技术应用提供优质酶源,助力项目实现单批次50kg处理量、人均产能提升35%,是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的关键衔接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范代娣
排名:4 行政职务:副校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以西北大学副校长、化工学院院长身份,整合“西部资源创新药物绿色智造”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及陕西省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资源,为酶分子设计、催化效率检测提供硬件与技术支撑。指导技术团队突破传统工艺底物抑制、酶循环利用难等瓶颈,在绿色催化体系构建与工业化放大环节提供关键技术指导;推动与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夏贵合源等企业产学研协同,协调技术输出与生产线改造,指导研究生参与突变体构建、工艺优化等关键任务;参与核心技术方案论证,把控研发方向与成果转化路径,助力形成完整技术体系,推动成本显著下降与下游产品价格降低,为CK制备技术产业化落地奠定重要基础。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开创类人胶原蛋白全链条创新;2016年摘得中国专利金奖,推动全球首个医用重组胶原蛋白生产线建成;多次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2017、2021),涵盖胶原蛋白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突破。202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表彰其孵化全球首个重组胶原蛋白上市企业(巨子生物)的产业贡献;2025年获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 - 姓名:郭花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专注糖基转移酶Bs-YjiC的分子改造,通过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酶的3个关键活性位点与8个氨基酸残基,设计定点突变方案12套;构建Bs-YjiC突变体表达载体,在工程菌株中实现高效表达,通过蛋白纯化与活性检测,筛选出催化效率提升显著的突变体,其催化速率较野生型提高50%。开展突变体功能验证实验,对比野生型与突变体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底物特异性、热稳定性,分析突变对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机制;记录并整理实验数据,为团队优化酶催化性能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助力构建“高效双酶-绿色体系”技术平台,为稀有人参皂苷CK绿色转化提供核心酶源保障,支撑技术体系酶学基础研究。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董雪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深度参与糖基转移酶Bs-YjiC的分子改造,协助设计15个突变位点,构建突变体表达系统,优化蛋白表达与纯化工艺,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度达92%以上的Bs-YjiC突变体蛋白。开展突变体功能验证实验,通过体外催化反应测试,分析不同突变体对人参皂苷前体的催化效率与产物特异性,筛选出可高效合成目标产物的突变体,产物转化率提升35%;研究突变体在绿色催化体系中的适应性,测试反应介质对突变体活性的影响,为催化体系优化提供数据;记录实验关键参数与结果,整理形成完整实验报告,协助完成天然产物与工业放大环境互作机制分析,为团队完善酶分子改造方案、构建高效催化体系提供重要实验支撑,助力核心技术突破。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姓名:周子桐
排名:7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聚焦人参皂苷CK转化工艺优化,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系统研究底物浓度、酶用量、反应温度等6项参数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组合,助力CK转化率从65%提升至85%。分析不同工艺方案的成本构成(含酶制剂、反应介质、能耗等),建立经济效益评估模型,测算技术应用后成本降低幅度超20%、利润增长空间达30%,为项目经济可行性提供数据支撑;调研下游药品及保健品市场,分析CK生产成本下降对终端产品价格与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推动部分保健品价格降低12%;参与宁夏贵合源等企业效益核算,协助其累计实现收入2207.16万元、利润637.89万元,为技术推广提供经济依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 单位名称:西北大学
单位贡献:西北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2021年联合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启动研发,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然活性产物生物制造技术”,围绕稀有人参皂苷CK高效绿色制备的关键难题,在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中发挥了核心主导作用。
科技创新环节,学校依托“西部资源创新药物绿色智造”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以及陕西省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为酶分子设计、催化效率检测提供了坚实支撑。团队主导核心技术突破,首次实现糖苷酶Bs-YjiC及SS-BGL的精准改造,显著提升酶的催化性能与热稳定性;针对传统工艺低转化率、底物抑制、酶循环利用难等瓶颈,构建起“高效酶催化剂-绿色反应介质-可循环工艺”一体化技术体系,还获授权7项发明专利(含2项美国专利),覆盖突变体、催化装置等关键环节,形成完整的技术知识产权体系。
应用推广层面,学校深化产学研融合,一边联合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推进技术落地,一边向宁夏贵合源、河南永安、河北秋林等企业输出核心技术,提供专利许可与生产线改造指导。助力合作企业将CK转化率从65%提升至85%,实现单批次50kg处理量、人均产能提升35%,累计带动企业收入2207.16万元;技术还辐射到黄酮类糖苷水解、纤维素降解领域,为天然产物改性与生物能源生产提供支撑,在天然产物药用制备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契合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申报条件。
- 单位名称: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作为项目核心合作单位,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西北大学紧密携手,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纽带,在项目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中,扛起了工艺攻坚与技术转化的关键角色。
科技创新上,公司把技术优势精准聚焦到“酶源保障”核心环节:高级工程师徐茹带领团队一头扎进酶发酵参数的优化里,反复摸索温度、pH值、底物浓度的最佳配比,不仅让糖苷酶Bs-YjiC与SS-BGL的发酵产量、活性双双提升,还成功压减了酶制剂的生产成本;更关键的是,团队主动啃下“中试放大”这块硬骨头,通过无数次稳定性测试,精准破解实验室小试工艺向工业大生产转化的“卡脖子”衔接难题,确保酶活性在规模放大中稳稳保留,为项目后续构建多酶协同催化体系、突破酶循环利用瓶颈,提供了稳定又优质的核心酶源。
应用推广中,公司更是技术落地的“桥梁”:一边主动衔接西北大学的研发节奏,配合推进技术验证;一边带着成熟的发酵工艺走进宁夏贵合源、河南永安等企业,手把手提供现场指导,帮企业顺畅适配新型催化体系;还针对生产线实际需求,调整工艺细节、解决酶制剂与工业设备的适配问题,实实在在支撑项目实现“单批次50 kg处理量”“人均产能提升35%”的突破,让实验室里的技术真正在生产线上跑起来,为项目打破传统工艺瓶颈、落地见效筑牢了产业根基。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