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评审组: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组
项目名称: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维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提名等级:一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内容均符合陕西省技术发明奖提名填写要求。 该项目历经10年,开展了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维智能化关键技术攻关,在网络故障智能管理和网络安全智能防御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网络管理策略的自动化部署技术,提升了网络管理策略部署的效率,有效避免了人工错误配置引发的故障;发明了以决策智能为核心的无线运维技术,实现了基站主动、快速、精准运维,助力无线网络运维降本提质增效;研发了多源数据驱动的智能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实现了对网络攻击行为的主动感知、诱捕与自动响应。 项目获授权技术发明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8项。在SIGCOMM、NSDI、INFOCOM、ASE、TIFS、TDSC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获CCF A类会议SIGCOMM最佳论文提名奖1项和CCF A类会议NSDI最佳论文奖1项,获华为火花奖2项。 项目成果有效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在网络管理策略部署、无线网络运维、高速网络流量与海量系统日志关联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发的相关技术应用于中国移动、华为、中核等代表性企业以及陕西省安全厅等政府重要部门,保证了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系统的安全稳定。近三年,使用本项目技术产生新增销售额3.15亿元,为企业累计节约成本10.30亿元。 提名该项目为技术发明奖 一 等奖。
客观评价:

应用情况和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主要完成人:
  1. 姓名:王平辉
    排名:1
    行政职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项目总体研发和组织工作,在创新点2、3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2、5项专利的发明人。主导了基于多源网络大数据的攻击检测技术的研发,参与高交互蜜罐网络威胁诱捕技术和基于多源时空图的故障智能检测技术等技术的研发,推动相关技术在华为、中国移动和阿里云等多个企业核心业务场景的落地。
  2. 姓名:陶敬
    排名:2
    行政职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核心完成人员,在创新点3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3、6、7项专利的发明人,主导了高交互蜜罐网络威胁诱捕等技术的研发。
  3. 姓名:张鹏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核心完成人员,在创新点1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1、4项专利的发明人,主导了网络管理策略的部署验证等技术的研发。
  4. 姓名:樊志甲
    排名:4
    行政职务:产研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核心完成人员,在创新点3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7、8项专利的发明人,主导了高交互蜜罐网络威胁诱捕等技术的研发。
  5. 姓名:王西点
    排名:5
    行政职务:专业总师
    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核心完成人员,在创新点2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9,10项专利的发明人,主导了基于多变量时序分析的基站态势智能感知技术与基于知识增强的基站处理方案智能推荐技术的研发。
  6. 姓名:徐晶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核心完成人员,在创新点2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9,10项专利的发明人,主导了基于多维时空信息挖掘的基站故障智能分析技术与基于知识增强的基站处理方案智能推荐技术的研发。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1. 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
    单位贡献:作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主要负责整体技术方案的设计,同时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合作协调工作,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1至7项专利的权利人。重点负责了以下技术的研发:网络管理策略的自动化解译技术、网络管理策略的部署验证技术、基于多源网络大数据的攻击检测技术、高交互蜜罐网络威胁诱捕技术;此外,有效推动了项目成果应用于中国移动、中核武汉等通信、核电重要行业的头部企业,以及陕西省安全厅、宁波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等政府单位。

  2. 单位名称: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作为项目第二完成单位,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8项专利的权利人,重点负责了网络流量分析、日志分析、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漏洞扫描、自动化编排响应等技术的研发。基于该技术研发的系统具备自动化响应能力,资产漏洞联动查询能力以及全局与内部终端主机相结合的自动化响应验证能力,并支持0Day漏洞管理和风险评估,相关技术落地应用于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ISOP软件平台、TVM平台及RSAS产品,相关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推广应用。

  3. 单位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作为项目第三完成单位,是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第9,10项专利的权利人,重点研究AI技术及网络运维需求,提出智能网络运维方法论,构建以决策智能为核心的无线运维技术体系,发明了基于多变量时序分析的基站态势智能感知技术、基于多维时空信息挖掘的智能分析技术、基于知识增强的处理方案智能推荐技术等;研发基站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系统AIOps,首次实现基站运维的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闭环管控。推动以决策智能为核心的无线运维应用在全国26省大规模部署,赋能4G/5G基站实现智能化运维应用,推动“自智网络”建设。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陕西省科技厅成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