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专业评审组: | 机械组 | | 项目名称: | 高性能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及其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
| 提名单位: |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
| 提名等级: | 二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针对100-500KG工业级无人机长期关键卡脖子技术之一的动力难题,2004年起自筹资金,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发,通过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发,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建立了高性能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技术体系,研发了HS-700E/HS-990系列高性能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并批量装备。该项目构筑了二冲程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结构设计方法和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物性变化的“反向处理”和“精准裂解”控制方法,以及“双向叠层补偿”和“适温管控”的容差控制与无损伤过盈装配方法,发明了一系列高质高效制造工艺方法与技术装备,实现了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的源头创新,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0件,牵头编制国军标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件,发表论文6篇,制定企业标准/规范25项。该项目发明创新性强,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该成果已在国内多军种无人机获得应用,并出口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该成果作为动力系统的两型无人机参加了建军90周年和国庆70周年阅兵盛典,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材料齐全、规范,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技术发明奖提名条件。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孙奇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发明点1、2、3、4做出重要贡献,具体提出一种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结构模型以及基于材料物性变化的“反向处理”和“精准裂解”控制方法与 “适温管控”和“双向叠层补偿”的容差控制及无损伤过盈装配方法,发明了一种合金钢涨断连杆及制作工艺方法和一种曲轴无损装配方法以及装配装置等。
- 姓名:郑勇
排名:2 行政职务:发动机研发中心副主任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有直接贡献,对发动机结构设计和镀层工艺技术进行改进,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改进设计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使得发动机环境适应性增强,并成功实现了发动机对外的出口,并先后主持了对埃及和阿尔利亚出口的发动机设计工作,试验测试以及最终用户交付工作。
- 姓名:李春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发明点2、3、4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负责测试测量设备技术攻关,参与连杆涨断工艺研究攻关,组合曲轴对接工艺攻关等,发明了一种用于小型航空发动机曲轴综合检测装置
- 姓名:李晓明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发明点1、4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完成人1合作完成了该项目的策划,并具体负责该项目总体协调和制造过程以及用户的交付等工作。2010-2016年兼任发动机事业部部长直接负责该项目全面工作,2014-2023年任无人机系统科研生产试飞交付方负责人,组织完成了所有军用产品合同。
- 姓名:段国晨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1、4有直接贡献,对发动机结构密封设计和装配过程工艺技术进行改进,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改进密封胶黏剂耐热性研究应用,使得发动机环境适应性增强。
- 姓名:薛武智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发明点2、3、4做出了重要贡献,负责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完成了连杆涨断工艺研究攻关,组合曲轴对接工艺攻关等关键技术。
|
|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 - 单位名称:西北工业大学
单位贡献:(1)策划并主持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2)负责制定了项目研制方案,完成了研制报告;(3)提出了主要性能指标,提出并建立了4大主要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构筑了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结构设计模型和方法,实现了小型四缸对置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结构的源头创新和应用;提出了并发明了一种基于材料物性变化的“反向处理”和“精准裂解”控制方法;提出了“适温管控”和“双向叠层补偿”的容差控制及无损伤过盈装配方法,揭示了交变外载荷作用及曲轴温度变化时连接点应力幅值波动规律;(4)授权发明专利10项,学术论文6份。本项目解决了二冲程航空发动机长期卡脖子难题,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中小型长航时无人机“缺心”的紧迫问题。项目成果解决了高性能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和制造难题以及叠层结构连接件的高强连接难题,产品保证了多型重点型号和出口竞标的动力系统需求,打破了国外垄断,是国产替代战略的成功案例。项目创新性强,大幅提升了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应用场景适应性,作为共性核心难题攻关成果,可在军民品多场景中进一步拓展应用,尤其是随着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持续产生更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以项目成果作为动力系统的二型无人机参加了建军90周年和国庆70周年阅兵盛典,被中央媒体誉为“我军新质战斗力的重要力量”,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为国防建设贡献了西工大力量。
- 单位名称: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1)共同策划并主持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2)负责本项目的样机试制,性能测试,飞行试验以及应用实施;(3)开发投产了一系列数字化制造装备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发动机的高质高效的数智化精准制造;(4)牵头制定国军标1项,制定企业标准/规范25项,授权专利7项。项目通过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装备研发,有效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建立了高性能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新体系,并批量交付。本项目拥有多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长航时中小型无人机“缺心”难题,适用于火箭助推/弹射/滑跑等多种起飞与伞降/拦索/撞网/滑行等多模态回收;支持航空汽油和低标号车用汽油,适合军民两用场景。本项目HS-700E发动机作为ASN206系列无人机的动力装置从2017年应用以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1.6亿元,无人机系统产值超过20亿元;搭载本项目HS-700E发动机的ASN206系列出口型无人机系统创汇达3.5亿人民币;本项目HS-990系列发动机用于新型无人机系统直接产值近3千万人民币。本项目为多项国家重大型号任务提供重要支撑,为陕西省军民深度融合与低空经济发展以及强化陕西无人机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项目成果为100-500kg中高端工业级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充分体现了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陕西无人机产业链链主的带领作用。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